人类的驯化综合征
你知道吗?人类是被驯化的动物,而且是第一个被驯化的动物!
从狗到羊、猪、牛、猫、马,在过去的3万年间,人类驯养了各种动物,把它们当作食物、宠物,运输工具。如果说野外的动物所经历的是自然选择,那么家养的动物经历的则是人为选择,但在人类驯化这些动物之前,最先被驯化的应该是人类自己。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动物从野生到被驯化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1959年,前苏联遗传学家德米特里·别利亚耶夫从爱沙尼亚毛皮农场挑选了一些野生狐狸进行养殖。在每一代狐狸的后代中,挑选最温顺的进行交配。渐渐的,狐狸变得越来越像宠物,越来越亲近人类。狐狸的变化不仅仅在于行为,它们的外表也发生了改变。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狐狸,在10代以内,皮毛开始出现了白色的斑点,又过了几代后,耳朵开始耷拉下来,雄性狐狸的颅骨缩小,变得更像雌性。
这些变化正是遗传学家想要寻找的,他们发现许多被驯化的哺乳动物,都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家养的兔子、狗、猪的毛发中通常会有白色的斑点,耳朵也会耷拉下来,脑袋也比野生的同类更小。另外,被驯养的动物牙齿更小,鼻子更短。遗传学家称这些特征为“驯化综合征”。
令人惊讶的是,人类自己也有这样的特征。与人类的表亲——尼安德特人相比,我们的脸更短、眉弓不突出、牙齿更小、大脑更小。人类与家养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让遗传学家开始思考人类是否也是被驯化的动物。这种观点可能有点难以接受,毕竟没有人能轻易接受自己是被驯化的,一开始,许多生物学家也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巧合,并且,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温顺与外表特征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直到2014年,新的发现让更多的人接受了这个观点。
差别在神经嵴
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现,所有影响驯化综合征的细胞都来源于发育中的胚胎的一小丛细胞——神经嵴细胞。
神经嵴位于动物胚胎的外胚层,神经嵴细胞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会逐渐迁移到特定部位,分化为各种特定的细胞和组织,包括黑素细胞,以及耳软骨和牙齿的主体部分。重要的是,神经嵴细胞会进行远距离迁移形成肾上腺髓,在面对压力或恐惧时,肾上腺都会释放肾上腺素,身体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比如心跳加速等。此外,肾上腺活跃的动物更具有攻击性。
研究人员猜想,我们的祖先在驯养动物的过程中,会选择那些不太害怕人类,愿意亲近人类,同时对人类不太有攻击性的个体进行饲养。不知不觉中,他们所挑选的都是一些肾上腺不太活跃的动物,相应地,这些动物的神经嵴细胞也不太活跃。在一代代的饲养过程中,与神经嵴细胞相关的基因被一步步筛选,神经嵴细胞变得越来越不活跃,被驯化的动物也会逐渐表现出驯化综合征。因此,被驯化的动物应该会拥有它们的野生亲缘所没有的特殊基因。
这种神经嵴细胞假说很快获得了支持,在此之前,人类是否被驯化很难被测试,但这种假说提供了基因差异,寻找基因差异是目前的科学研究可以做到的。
将现代人类的基因与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二者之间的基因差别大多数都与神经嵴有关。同时,他们还发现家养动物的神经嵴细胞基因与野生同类的确实不同,比如狗和狼。也就是说,现代人类与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基因差异与狗和狼之间的基因差异别无二致。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也经历过被驯化的过程。
但其他动物是被人类驯化的,人类又是被谁驯化的呢?
进化驯化人类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认为,是进化驯化了人类。在人类选择圈养动物之前,一些动物已经进化出了适宜被圈养的特征。比如,在进化的过程中,一些狼更大胆,攻击性更小,这是它们的优势,它们因此能够接近人类生活的区域,捡一些人类的残羹剩饭为食。人类的选择性饲养繁殖只不过是完成了驯化的最后一步。
人类可能也一样,较温顺,攻击性较弱的个体可能在进化过程中更占优势。攻击性强的人难以与其他人相处,比较擅长单打独斗,而那些攻击力弱的则会选择抱团,抵抗欺凌。另外,女性可能更亲睐那些较温顺的雄性,因为这样的雄性会更好地照顾后代。渐渐的,那些更暴躁的个体就会被淘汰,人也会越来越温顺。
此外,考古学家发现,在大约10万年前,珠宝、乐器以及其他器具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这比智人出现的时间晚了20万年。科学家认为,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人类被驯化的过程。刚开始,大家都是凶猛的,天天忙着打架,哪有时间来钻研艺术,手工制品。在经过漫长的驯化过程后,人类变得温顺,平和,才开始创造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遗传和考古证据还表明,大约在10万年前,人口密度开始上升。
于是科学家猜想,在这个时期的人类应该已经具备了驯化综合征的特征。他们研究分析了这个时期的几十个古人类头骨,果然发现当时人类的眉弓已经不突出,长脸已经变短。但这种说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大约10万年前,一些未被驯化的动物,熊、野猪、海牛也在这一时期变得更女性化,这又如何解释?
人类被驯化的假说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你是否愿意接受人类是被驯化动物的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