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霍金开微博了……
对,你没听错,就是小学、中学、大学课本里面都会出现的万人迷科学家霍金……
这是他发的第一条微博↓↓↓
已经是几十万的互动啊!
当然,粉丝数也是突破天际的200多万↓↓↓
这才是实打实的万人迷网红啊……
---------------------------------------------
< 今天,你刻奇了吗? >
作者 | 二扔
最近这两天,“霍金开通微博”的消息很快弥漫了整个社交网络。许多人纷纷在朋友圈谈论霍金,更有甚者,挑出了他某一年某一地曾经说的话,细细品味,慢慢琢磨。也许,其中的某些人确实是霍金的忠实粉丝,表达对自己的偶像一些敬意,无可厚非。然而,更多的人也许对这个人仅有耳闻,只言片语的了解,甚至连他的提出的理论是什么都未必说的清楚。但是他们的朋友圈,同样也是一片称赞之声。
也许,你以为,今天二扔想给大家谈论的,是从众心理。(此处应该有白眼,你以为我不知道?)
(只是开玩笑……)
然而其实比从众更隐藏得更深的,是刻奇(Kitsch)。
这个词也许感觉起来仿佛有些陌生。它出自于昆德拉的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当看见草坪上奔跑的孩子,由Kitsch引起了两行“前后紧密相连”的热泪:第一行是说:看见了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多好啊;第二行是说,和所有的人类在一起,被草地上奔跑的孩子们所感动,多好啊。昆德拉接着强调:“第二种眼泪使Kitsch更加Kitsch”
所以,简而言之,刻奇就是从众的矫情版本。(kitsch is bitch 吗?哈哈哈哈)
为什么现在刻奇这样的做法,会泛滥如斯呢?归根到底,是民众的经济水平崛起与相对落后的知识水平之间造成的。(对,说的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比如很多人知道莫言,知道他的作品,甚至是看过其中的作品。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也许很多人记不住他的名字,记不住他的作品,甚至,也不会太感兴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文笔如何,更别提他的成长经历、个人观点、行为。
又比如前段时间拿到奥斯卡影帝的小李子莱昂纳多,大家可能更为熟悉。然而他的心路历程,他的波折,他的演技,他的一切,原本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也极少有人,去解析他的能力,好好地称赞他的演技。
然而他们一旦一朝成名,波及到的,就是无数追求“刻奇”的人了。二扔还记得莫言获诺贝尔奖的那段时间,一刷朋友圈,经常看到各种发莫言小说的一些只言片语或者文评;而小李子获奖的时候,朋友圈又被小李子得奖刷屏:“他早应该获奖了”“李所应得”“他的演技早就超越奥斯卡影帝级别”诸如此类。
一时间,无数自媒体一拥而上,纷纷写:奥斯卡影帝终于到手,小李子你为什么不哭?(是时候吐槽一下作者自己的刻奇行为了)“奥斯卡早应该是他的”“你不知道在得到奥斯卡前,他有多努力”……诸如此类。除了从众的一些小伙伴会转发一下一些普遍的新闻,更有一些刻奇深度患者,一定要转一些没什么人看过的“秘闻”或是晒一晒自己看过的东西,截取的图片、截取的文字。
嗯。逼格很高。
有那么一种飘飘然独立于世,羽化而登仙的感觉吗?这样的人就该被不这么做的人深深吐槽吗?其实如果你转过来想,当你站在所谓的反面去批判这样的刻奇行为,其实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刻奇而刻奇。
实际上,追求刻奇的人多数有这样的特点:进取性偏高、较低的外向性。他们希望能变得卓尔不群,鹤立鸡群。不一样的爱好,不一样的追求,能让他们花费的时间最少、成就的路径缩短。高进取的性格配上可能不够突出的能力,更容易让他们去追求刻奇。同时,他们多数人相对比较内向独立,不太参与到人群中去,习惯研究比较特别的,小众的东西。(就是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我的爱好你不懂……)
Anyway,其实刻奇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坏处,只是一种现象。就如从众心理一样,只是一种对现象的表述。只要大家玩得开心,不影响别人,其实也挺好的。特别像是对科学家霍金等的追捧,实际上也是对知识的追求,不是吗?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