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女兵,恐怕很多人都会想起苏军中那些活跃于陆军当中的狙击手,坦克兵;驰骋于上千米高空之上的王牌飞行员等等。事实上,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仅是苏军单位拥有女兵,轴心国和同盟国单位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辅助志愿人员。但和粗犷的苏联人相比,欧美这些国家的女兵们就很少真拿枪上战场了。
▲苏军女狙击手中的佼佼者柳德米拉,直至1942年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被炸伤前,这位勇敢的女狙击手一个人就取得了击毙309名德军士兵(同时另外还算上36名德军狙击手)的骄人战绩。当然苏军当中的王牌女狙击手还有很多,而柳德米拉则是其中的代表。
在英美等国,二战爆发时,大量的男性公民或是自愿参军或是选择应征入伍。而大量的劳动力空缺使得国内生产线陷入了一种停滞阶段。此时,妇女就成为了政府的招募对象。根据统计,整个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800-1100多万名妇女选择进入工厂去填补那些因为男性公民短缺而无法继续的工作。诸如:生产飞机,坦克零部件,海军的高炮弹药补充等等。
当然,英美等国并不会像苏联那样将女性纳入己方的兵役体系当中。单论而言,女性还是作为辅助单位在后方执行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而不会投入到激烈的战场上去舍身忘死。
▲在英美等国女性所承担的战时任务往往是操作轻型高射炮,对空雷达听音器,消防员,野战医院的护士等职责。
而就德国和日本而言又是两码事。作为轴心陆军强国,德军在女性志愿兵的使用上也一开始也是非常谨慎的。毕竟在德国人的眼中,妇女就是为“造就日耳曼下一代”的生育机器。不适合上战场。因此在初期,对于女性辅助组织而言,她们所要承担的职责其实和盟国一样。在党卫队体系中,有些女子监狱也有女性看守作“特别对待”。到了战争后期,德国人试图发动一场不切合实际的“狼人”行动(即鼓动占领区下的平民对盟国和苏军展开反游击战术),也有部分女性辅助成员参与其中。但并不多见。
▲操作轻型高射炮和通讯的德国女性辅助成员。
日本对于国民灌输的“教条思想”非常严重,特别是“对天皇的狂热崇拜”几乎使得40年代的日本人陷入一种病态式的疯狂。而原本坐在家中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不仅会被强行招募进入军队承办的工厂当中进行义务式劳动,更可能成为慰安妇。在战争末期甚至日军还特别训练了所谓的“女子挺身队”(类似男子的敢死队性质)试图对盟军展开自杀式进攻,可谓是彻头彻尾的丧失了人性。直至战败,一些被日本军方灌输了狂热思想的民众特别是女性依旧不肯接受战败的事实,甚至还有的人选择自杀!
▲在日本,女人除了在战时成为所谓的“慰安妇”和进入工厂外几乎没有什么权利可言,而在战争末期给女兵发枪(竹子枪)更是一种疯狂而又绝望的挣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