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人都曾体验过生活的黑暗,被误解,被侮辱,被攻击,当你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报复?
但却有那么一个人,他曾遭受了全世界对他最大的恶意,最终却仍选择报之以歌,他叫做王世襄。
王世襄,我国著名文物专家,曾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但熟悉他的人更喜欢把他称呼为“京城第一玩家”。
因为王世襄除了玩文物外,上至家具、竹刻、书画、雕塑,下至虫鱼鸟兽,万物皆精,无物不玩。
27岁那年,王世襄以研究生的身份,从燕京大学毕业。
在父亲的建议下,他来到了四川李庄的中央研究院,成为一名助理研究员,正式开始了文物专家的一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在故宫博物院馆长马衡和梁思成的推荐下,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落到了王世襄的肩上,那就是,清理和追还战乱损失文物。
经过详细的侦察调查,王世襄先后在北京和天津等地,在外国人手里追回了数批失散的文物,总数达到2000多件,后来王世襄更是远赴日本,追回原中央图书馆所藏善本图书106箱,从日本横滨完整地运回了上海。
在1945到1946的这一年里,王世襄先后为国家追回文物6批,总件数高达数万,价值连城,没人能料想到,一个刚毕业的小青年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不得不说,这完全就是一个奇迹。
但王世襄还没来得及高兴,改变他命运的一切变故,发生了,1949年,王世襄谢绝所有在美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中国,担任起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
万万没想到,这时候“三反运动”爆发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因为曾追回大量国宝的特殊经历,王世襄遭到审查组怀疑,或许曾在工作期间牟取私利,成为清查的对象之一。
王世襄这辈子估计都想不到,曾经最自豪的经历,眼前却成为了他的催命符,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审查组只凭怀疑和猜测,就直接对王世襄进行了组织围攻,后来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拘留了十个月,王世襄也因此染上了肺结核。
尽管后来王世襄被证明了无罪,出狱后还是被开除公职,被迫离开了最爱的故宫博物馆。
祸不单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王世襄再次被打成右派,从此他彻底失去了回归故宫的希望。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辛辛苦苦为国家效力的人,到头来却落得了这种下场。
但王世襄对此并没有任何怨恨
因为故宫把我开除了,不能再为故宫工作了,只好把终生为故宫服务的志愿,改为终身研究中国文化。——《奇人王世襄》
虽然再也不能回到故宫,再也没有机会接触最喜欢的文物,但王世襄却依旧没有办法割舍他的爱好,他开始把目光瞄向了一种偏门学问——家具
每天清晨,王世襄都会骑着他的小破车,穿梭于大街小巷,造访于各种旧家具店中,寻找他喜欢的明清家具和漆具等。
为了收藏和研究古董家具,王世襄把他剩余为数不多的财富,全部砸在了这上面,即便风餐露宿也在所不惜。
看着他满屋子的家具藏品,有的甚至还是用母亲遗留的首饰换的,没人能理解他这种行为,还有人嘲笑他就是个傻子,但王世襄丝毫不在意,对于他来说,能够多发掘和保护一件文物,就是值得万幸的事。
但人生永远没有最惨,只会更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中国掀起了一股“破四旧”的热潮,王世襄知道,如果再不做点什么,他的文物心血收藏一定会全部被毁。
被逼无奈下,王世襄主动向文物局举报了自己,请求“抄家”,这才使得家具收藏躲过一劫。但王世襄自己,却还是被下放到了干校进行劳动改造。
在这场浩劫里,有太多的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有的自寻短见,有的铤而走险,但王世襄却一直保持乐观,坚强地活了下来,直至十二年后,才得以被平反
1993年,王世襄将珍藏的所有明清家具,以当时国际行情的十分之一的价格,全部卖给了香港朋友,王世襄当时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朋友在买下这些家具后,必须一件不留,全部捐入上海博物馆,只给自己留了一套房子,按王世襄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散尽”
他曾坦言,我对任何身外之物都抱“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的态度,只要从它获得过知识和欣赏的乐趣,就很满足。物归其所,问心无愧,便是圆满的结局。——王世襄访谈
对于王世襄来说,无论命运曾对他有着任何的冲击,他的理想也从未改变那就是,人的一生有聚有散,让所有人去了解文物的美丽和底蕴,让中华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知道,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