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对清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可能听说过这么一个传言:在经历“九子夺嫡”的艰难抉择后,康熙之所以最终选择传位给雍正,是因为很喜欢弘历(即乾隆)这个孙子的缘故。
关于康熙疼爱弘历的说法,有很多相关的故事流传。有些故事听起来,甚至有点像是哪个写小说的编出来的。
不过实际上,这些故事并不是别人编的,而是乾隆自己写下来并大力宣扬推广的。乾隆说了那么多的故事,只想证明一个观点——在我爷爷的近100个孙子中,我才是他最爱的那一个!
清朝的皇帝上任,第一件事是要修纂当朝的官史,主要为《大清历朝实录》。每一朝皇帝《实录》的开篇,一般都是对新君的称颂之辞,还有继位的原因。
而新君继位最大的合法性来源,便是来自前任君主的肯定。比如《世宗实录》中,雍正说他之所以能继承皇位,是因为康熙曾经表扬过他“诚孝”、“谊敦友爱”,是个值得托付江山的人。
而在《高宗实录》里,乾隆对自己的父亲雍正着墨不多,却花了大篇幅来描述他与康熙之间的祖孙深情。在《实录》的开篇,乾隆是这么说的:
“上生而神灵,天挺奇表,珠庭方广,隆准颀身,发音铿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嶷然拔萃。……洎康熙壬寅,年十二,祗谒圣祖于圆明园之镂月开云,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抚视周挚。”
《实录》一开篇,就接连用了八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乾隆长得有多帅气。接下来讲到,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也就是康熙去世前几个月,把乾隆接到宫里,亲自抚养这件事情。
这里乾隆用了一个很夸张的词语,讲康熙见到自己这个12岁的幼孙时,“见即惊爱”。这里不得不说,乾隆夸自己夸得有点过分了。你爷爷当了60多年皇帝,什么大世面没见过,你小弘历就是长得再帅,康熙也不会显露出“惊爱”这种夸张的表情吧?
接下来有一段,是这样讲的:
“备荷饴顾恩慈,亲授书课,教牖有加。偶举爱莲说以试,诵解融彻,奖悦弥至。命学射于贝勒允禧,学火器于庄亲王允禄。……习围南苑,闿体审机,叠发奇中,垂髫英武,观者莫不钦为天授。而神枪宝韘,准的具存,贻诲有深焉者。”
康熙晚年亲自辅导弘历功课,算是繁忙的政务之外,含饴弄孙的一点小乐趣。而弘历小时候也确实聪明伶俐,面对祖父的测试,可以对答如流;而在弓箭火炮方面,也能百发百中;是个文武双全的好青年。
不过紧接着,乾隆又开始脑洞大开了。“神枪宝韘,准的具存”,意思是康熙把弘历练习用的火枪,以及拉弓用的扳指,都送给了弘历,其实顶多算老人对小孙子的一种宠溺。
但在乾隆看来,却是“贻诲有深焉者”,把康熙这一举动,解读成是暗示以后要传位给弘历了。
类似的祖孙情深的故事,除了上面两则之外,乾隆还写了很多,而且处处透露出康熙之所以传位给雍正,是因为喜欢他这个孙子的暗示。
但客观分析的话,康熙若因喜爱幼孙而传位给雍正,既不符合体制,也不符合康熙本人的性格。
首先,弘历当时只是个12岁的小孩,即便如何天纵英才,但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以康熙的政治智慧,不可能把大清江山托付在一个涉世未深,且共同生活了不到一年的小孩子身上。
其次,康熙养育在宫中的皇孙,并不止弘历一人。即便康熙对弘历表现出了些许的偏爱,那也只是对他才能的认可,并不像乾隆后来说的那样,是大位有归的暗示。
再退一步来讲,即便康熙真的希望弘历来做未来的皇帝,那他传位给雍正之后,如何保证雍正一定会把弘历立为皇储?
所以乾隆在《实录》中对于康熙祖孙之情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夸大其辞,把康熙对幼孙的宠溺,宣扬成是对乾隆作为皇位继承人的认可。而其主要目的,正如前面所叙述的一样,是为乾隆自己继承皇位提高一点说服力罢了。
参考资料:
1. 《清高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