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明朝崇祯皇帝极为节俭,甚至是达到了抠门的程度。他的宫中从无宴乐之事。龙袍穿破了也不舍得换,修修补补继续穿。至于对大臣,那就更是刻薄寡恩,总是“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能口头奖励搞定的事情,绝对不花银子赏赐。崇祯皇帝为什么这么抠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穷!
很多人以为,皇帝坐拥天下,自然而就富甲天下,怎么会没钱呢?其实这个理解并不正确。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要遵照规则办事。一个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的皇帝,基本是活不长的。
明朝时期,国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农业税。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那些被册封为藩王的朱家子孙们在全国各地大肆兼并农民的土地,一些藩王名下的土地竟然达到了好几万顷。藩王的土地有不用缴纳税赋的特权,所以对他们来说,土地自然是多多益善。
在藩王们的带头示范影响下,地方官员、乡绅也纷纷把手伸向了农民的土地。巧取豪夺,劣地换良田等现象在当时很常见。这就直接产生了两个方面的巨大影响:一是国家财政收入迅速变少;二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因为没有了谋生手段,很多人都选择了揭竿而起。而朝廷为了镇压这些起义的农民军,又得拿出大把银子为军队发放粮饷。同时,北方后金(即后来的清朝)的崛起,也让朝廷每年要往里面填大量的银子来应付战争。在收入变少,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大明王朝的“钱袋子”迅速干瘪了。
到了崇祯皇帝执政时期,明朝的国库里已经是空空如也,甚至是崇祯皇帝内帑(皇室的私产)的银子,也已经全部拿出。所以到了后来,崇祯就经常给大臣们“打白条”,大臣们还必须得心悦诚服的接受,否则就是抗旨,要被拉出去砍脑袋。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
不过,让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崇祯皇帝在世时几乎天天哭穷,可是李自成占领皇宫后,却在宫里搜出了大量银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的记载:“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按照《明季北略》的说法,3700万锭,每锭500两,那换算一下就是185亿两。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自1493年到2016年,全球的白银产量累计约为485亿盎司,用明朝时期一两为单位来换算的话,约368亿两。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白银产量的81%是在1900年以后产出的。也就是说,当时全世界所有的银子全部加起来,也远远没有185亿两。因此,李自成在皇宫中搜出三千七百万锭这个梗是非常扯的。
此外还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明季北略》中关于“三千七百万锭”这个梗是引用另一位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的说法。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对这个数字也表示了质疑。因此,吹牛不打草稿的是谈迁而不是计六奇。
不过,“三千七百万”这个数字也并非完全子虚乌有。李自成进京后,立刻下令拷问原来明朝的大小官员,要求他们“追赃助饷”。崇祯皇帝是真穷,但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个个都很有钱。据《平寇志》记载:“其所得金,大约侯门十之三,宦寺十之三,百官十之二,商贾十之二,共七千万两”。
李自成搜刮到了七千万两,然后就将这些财物装了数千辆骡车,浩浩荡荡的运往自己的陕西老家了。不过,还没等李自成运完,满清的虎狼之师已杀入关内。李自成只好带着手下脚底抹油开溜了。那么,李自成带走了多少钱呢?根据顾诚在《明末农民战争史》、《南明史》中的记载,李自成带走了三千七百万两,这一数字正好和《明季北略》中的三千七百万相吻合,不过后面的单位差别很大。根据现实情况分析,三千七百万两这个数字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过,这些钱的绝大部分都是从京城的官员、商人身上榨取的,还有极少部分取自宫里的“怀宗减膳、布衣,酒扈器具之金银”。
至于说崇祯到底有没有钱,其实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位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是真没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崇祯皇帝也可以说是穷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