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见证了中国卫星第一次和第一百次发射的航天人。
从1970年到现在,中国航空有80多颗人造卫星,平均每年2颗。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造卫星都与孙家栋有直接关系。他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是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创者之一,是我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和工程领导者之一,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
耋耄之年的孙家栋最难忘的,便是成功研制出举世闻名的“东方红”一号。1967年,党中央把“两弹一星”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要有中国人自己的人造卫星,不能像鸡蛋那么大!”这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最想看到的。当年夏天,中央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科学家钱学森任院长。当时,从苏联归国的孙家栋正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工作。钱学森很早就知道了这位脚踏实地的中年人,也听说他在苏联学习的优秀事迹。很快,由钱学森点将,聂荣臻元帅批准,调孙家栋到新组建的国防部老五院出任卫星总体设计部负责人。“国家需要,我就上!”孙家栋毫不犹豫,轻装上任。
说轻装,实际上是指孙家栋在多年学术工作中形成“举重若轻”的心态:看似重苦千钧,我自岿然不动。重担之下,孙家栋很快理清思路,决定分三步走:选人才,定方案,找人拍板。
孙家栋
“卫星要上天,选人是头等大事。”钱学森曾经说过。于是,孙家栋从搞卫星的需要出发,选来自不同派别的18名技术人员组成“卫星启动组”,这18人后来被誉为“航天18勇士”。
人选好了,如何开展工作呢?当时,赵九章等人已经写了长达300页的卫星研究课题,但还没完全深入。孙家栋翻着文件,他想起聂元帅的八字方针“尽量简单,尽快上天”。他决定,不能为文件而文件,更不能在研究上大文章,因为国家等不起。很快,以“上天”为主题,只有30多页的新方案出炉。
最后一关是找人拍板。因为这是国家大事,需要中央领导签字确认,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居然无人敢拍板。孙家栋深知航天事业不能耽搁,他咬牙找到国防科委副主任刘华清,开门见山地说:“刘主任,这事儿现在就你最有发言权。你懂得签,不懂也得签,否则没法做。”刘华清看着孙家栋坚毅的眼神,二话不说在方案书上签字。
拿到自己给自己下的“军令状”,孙家栋没有丝毫兴奋,相反心里还相当沉重。苏、美、法等国卫星纷纷上天已成事实,时不待我,我要让中国的人造卫星尽快升上天。抱着这样的心态,孙家栋投入到忘我工作中。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两年……1974年4月24日21时34分。重173千克的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此卫星重量相当于苏、美、法三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和,当然不是鸡蛋能比的。
东方红一号
成功永远属于守得住寂寞的人。孙家栋清楚认识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自己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当务之急,心态调整是第一位。一周后的“五一”劳动节夜里,“东方红”研究院的18位勇士受邀请到天安门观礼。作为最大的功臣,由于各种原因,孙家栋却没被受邀之列。孙家栋当然没有计较,,那天晚上,他在天安门广场为爱人买了一件毛衣,然后平静地回到家中,调整思路准备投入下一步工作。
继“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孙家栋先后主导和参与了“实践一号”、“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等卫星的发射工作。每一颗卫星升空,都记载着孙家栋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都永远记入中国的航空史册。
由于孙家栋在人造卫星方面的卓越贡献,国家于1999年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被评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些,都是对这位奉献给航天的科学伟人最公正的评价。
作者:魏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