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称霸夏日花坛的这种花竟然和茄子、土豆是兄弟?

时下,花坛中活跃着一些异常靓丽的“喇叭花”,花的颜色非常丰富,但这些“喇叭花”与正版的喇叭花——牵牛有很大的区别,它们的个头很矮,也没有牵牛那样的藤蔓,更不会顺着竹竿篱笆蔓延而上。这些“喇叭花”有个通俗的名字,就是矮牵牛。


红白相间的矮牵牛(摄影/周洪义供图/PPBC)


矮牵牛,听起来就让人以为是牵牛花,但其实它不仅不是牵牛花,而且还和茄子、土豆是兄弟呢!

我们一起跟随植物人史军老师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吧!



矮牵牛和牵牛不是一家人

矮牵牛虽然跟牵牛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截然不同的植物,就好像睡莲不是莲,玫瑰茄也不是茄一样。它们有相似的名字,只是因为长得相似而已。其实,矮牵牛的正名是碧冬茄,是茄科家族的成员,论辈分,倒是跟土豆、茄子、西红柿是一大家子的。至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牵牛花,那可是旋花科的成员,是与红薯、空心菜同属一个家族的。

与很多出色的茄科植物一样,碧冬茄的老家在南美洲,其拉丁属名(Petunia)就来自于当地的图皮-瓜拉尼语族,意思是烟草。其实,烟草、土豆、茄子、西红柿都是从南美洲走出的改变世界的植物,所以不得不感叹,南美洲真是一个茄科植物的乐园。如今,矮牵牛也不甘示弱,因为耐旱耐热,花期超长,它毫无悬念地成为世界各地称霸夏日花坛的重要物种。


称霸夏日花坛的矮牵牛


还有令人称奇的一点,人们常常栽培的矮牵牛其实是一个杂交种,但是到今天,已经很难确认栽培矮牵牛的亲本究竟是谁,这是因为矮牵牛的种间杂交完全不存在障碍,并且在确定各个物种的分类关系之前,它们就已经有非常广泛的杂交了。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是,矮牵牛是野生的直立性腋生矮牵牛(P. axillaris)和匍匐性青紫矮牵牛(P. integrifolia)的杂交后代。

从1835年,第一种矮牵牛商业栽培品种出现,到1965年时,已经发展到436个品种。目前,按照矮牵牛花的大小和重瓣特性,人们通常将它们分为大花单瓣类、丰花单瓣类、多花单瓣类、大花重瓣类、重瓣丰花类、重瓣多花类和其他类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矮牵牛花朵的基本形态都是类似的,圆圆的花冠和长长的花冠管就是它们的身份证明。那么,这种茄科植物为什么与没有亲缘关系的牵牛长得这么像呢?


矮牵牛长长的花冠管,是为长嘴巴的食客准备的(摄影/阳作仁供图/ PPBC)


矮牵牛为什么长得像牵牛花呢?

矮牵牛之所以与牵牛长得极为相似,主要是因为它们面对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传粉者的环境是类似的,这种现象,就是生物学上所说的趋同进化。

简单来说,就是完全没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因为相似的生活环境,最终有了相似的身体结构。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白鲨和虎鲸,前者是鱼,而后者是哺乳动物,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都拥有流线型的身体、减少阻力的皮肤以及适应于划水的鳍和肢体。出现这种共同外貌绝非偶然,是共同的海洋水生环境造就了它们相似的身体结构。

至于矮牵牛和牵牛,其实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和选择,这种选择,来自于为它们传播花粉的动物。很多植物都有自己专属的传粉帮手,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些动物会在同种植物之间穿梭,大大提高传播花粉的精确性,避免花粉浪费在其他不合适的花朵之上;再者,特化传粉的效率也会更高,在固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花朵受益。这就是传粉者特化的现象。

要保证有特化的传粉者,就需要一些特别的适应性组合,比如矮牵牛和牵牛吸引的,主要是蛾类和蝶类等鳞翅目昆虫以及蜂鸟。它们那根长长的花冠管,就是为这些长嘴巴食客准备的,只有嘴巴够长的蛾子和蝴蝶,才能从中吸取花蜜,完全断了蝇类、蜂类这些昆虫“偷嘴”的念想。



在选择特化传粉者时,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对于庭院中的矮牵牛来说,花朵颜色就是它们为生存而战的旗帜和招牌。这些招牌并非是为了取悦人类,而是为了吸引那些可以帮助矮牵牛传粉的动物。这些家伙对花的颜色可是很挑剔的,因为它们对颜色的感觉跟我们是不同的。比如,蜜蜂喜欢黄色和蓝色,而蝴蝶更倾向于白色和红色,至于蜂鸟,则只钟情于火红的颜色。所以,要吸引到足够的且合适传粉的劳动力,就必须选对花瓣的颜色,如果你想用纯红色的花朵来吸引蜜蜂,那就只会落得“门庭冷落,独自飘零”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花瓣的颜色也是植物演化历程中留下的印记。

当然,矮牵牛不仅是人类了解花朵颜色和基因关系的重要材料,也是我们打开植物基因宝库的一把珍贵的钥匙。如今,人类已经可以在矮牵牛身上练习“调色”了呢!


颜色丰富多彩的矮牵牛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没想到,在矮牵牛这种常见的庭院花卉背后,竟还有那么多知识?其实,在这些“冒牌”牵牛花的身上,还有很多秘密,比如矮牵牛是怎么实现花色多样的,这背后有没有什么故事......

而且这些问题植物人史军老师都有详细解说,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翻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寻找答案哦!


撰文/史军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