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铁帽子王、议政王、辅政王、摄政王都是什么王?哪个王最大?

清朝时期最高的爵位是亲王(全称“和硕亲王”),其次为郡王(全称“多罗郡王”)。不过我们在一些书籍或者电视剧中,有时候还会看到铁帽子王、议政王、辅政王、摄政王这些称呼,那么这些都是什么王?哪个王最大呢?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铁帽子王、议政王、辅政王、摄政王这些都不是爵位。很多人把这个概念搞混淆了,认为后面加了个王字,就是王爵了,实际上清朝的王爵只有两种:亲王和郡王。

铁帽子王既不是爵位,也不是官职,而是代表了一种特权:世袭罔替。一般爵位都要遵行“降等承袭”的规则,即每代继承爵位时,都要降一个等级。比如亲王去世后,他的儿子(一般是嫡长子)继承爵位时就要降为郡王。但铁帽子王则不受此规则限制,亲王去世后,继承人还是亲王。


举个例子,雍正皇帝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是亲王的爵位,但他同时得到了铁帽子王的恩赏,所以允祥去世后,他的儿子就可以继承怡亲王的爵位。同样是雍正弟弟的恒亲王允祺,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就只能降等承袭爵位,成为恒郡王了。

另外,能获得铁帽子王殊荣的必定是王爵,但铁帽子王未必全部是亲王。清朝历史上一共只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有10位是亲王,2位是郡王。


议政王、辅政王、摄政王虽然也不属于爵位,但这几个王可以算特殊的官职。议政王顾名思义就是拥有参与讨论军国大事权力的王爷。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执政时期,后金(即清朝的前身)的军国大事并不是努尔哈赤一个人说了算,而是由他和几位和硕贝勒共同商议决定,这些有资格参与讨论军国大事的和硕贝勒就是清朝最早的议政王。

清朝定鼎中原后,随着皇权的高度集中,议政王权力不断被削弱。到了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早已名存实亡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被撤销了。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后,恭亲王奕訢帮助两宫太后(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成功夺取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奕訢因功被授予议政王之衔,他也是清朝最后一个获得议政王头衔的王爷。


说完了议政王,夜读史书再来和大家聊聊清朝的辅政王和摄政王。崇德八年(1643)清太宗皇太极突然驾崩,满清朝廷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各个旗主就谁继承皇位的问题相持不下。关键时刻,正白旗旗主、睿亲王多尔衮放弃了皇位的争夺,改而拥立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福临为皇帝,即顺治皇帝。多尔衮因拥立之功被封为辅政王,顾名思义就是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共同处理朝政。

不过,没过多久,大权在握的多尔衮就被改封为摄政王。所谓摄政王就是代替或代表暂时不具备执政能力的君主行使国家领导权的人,国家的大小事务全都由摄政王说了算,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统治者。所以,摄政王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按权力从大到小来排名的话,依次是摄政王、辅政王、议政王。铁帽子王只代表了王爵可以世袭罔替的特权,而不是具体职务。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摄政王、辅政王,以及大部分议政王都是铁帽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