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MENE原则,让你的每一口都是更好的选择

原创 | 发愤的草莓

继上次《在“吃”这件事上,原来很多人都错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们要来真正聊聊“吃”了。

每天是无精打采,还是精力饱满,都和饮食有莫大的关系。

说到“吃”,很多女性第一个闪过的词是“卡路里”。心里怕的是热量高,担心卡路里的问题。

也许你会觉得,精力管理所说的“能量”和“卡路里”是划等号的。

其实,“卡路里”并非衡量食物质量的单位,如果想要提升精力状态,需要优先关注的是饮食质量。

让饮食更高质量需要如何做?我把它们概括为“MENE”原则,分别是Mostly Plants、Eat Food 、Not too much、Enough Water。

Mostly Plants, 尽量多的植物

这里的植物主要指大量蔬菜和适量水果,意味着要将蔬菜作为饮食结构的中心。

美国富豪大卫·默多克(David Murdock)在《福布斯》杂志"最富有的400位美国人"的评选中,名列第130,其产业中包括“多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供应商。

他本人是名副其实的果蔬爱好者,25年来,他每天吃20多种果蔬,要喝2-3杯含有橙子皮的果蔬汁,让身体充满纤维素和维生素。

如今90多岁的他精力充沛,很少生病。

当然,有的朋友会觉得,吃菜是像极了山羊、兔子等动物吃草的感觉。其实,是他不知道吃蔬菜对人体有多么重要。

我们最常知道的蔬菜好处是,绿叶菜都富含维他命A、C、K、类胡萝卜素、叶酸、镁、钾等有益身体健康的营养素,能有效地帮助身体维护心脑血管健康,远离“三高”。

你可能不知道,在人体里面,上千亿的微生物主要靠蔬菜中的纤维素存活。

原来,蔬菜中有膳食纤维会推动食物前进并产生纤维渣滓,这是对肠道健康很重要的发酵过程的开始。假如纤维素的摄入量下降,大量的细菌不能存活,微生物的多样性下降。

科学家拿小鼠做了个实验,他们把老鼠分成两组,一组喂低纤维的食物,蔬菜比较少,另一组喂高纤维的食物,蔬菜比较多。结果发现,吃菜少的小鼠,肠道里的微生物多样性还不到吃菜多的小鼠的一半。

而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要想精力好,防病很重要。

已经有研究发现,体内微生物种类少,和免疫疾病、肥胖症状都有关系。我们现在很反对抗生素的滥用,正是因为抗生素进入人体后,不管“好菌”“坏菌”全部被杀光光,身体就容易出毛病。

在饮食界,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一个体系,叫“综合营养质量指数”。 英文名为Overall Nutritional Quality Index,简称为ONQI。

这个体系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为不同的食物算出营养质量打分。得分越高的食物,你可以将它理解为高营养、低热量的东西。

其中,指数最高的食物正是深绿色的蔬菜,像菠菜、西兰花、芝麻菜这一类的。

还记得那部动画片《大力水手》吗?原来大力水手吃菠菜是有道理的。另外,除了深绿色以外颜色的新鲜蔬菜、水果、坚果得分也比较高。

当然,在精力管理方面,多吃蔬菜有助于稳住精力状态。

当我们吃进食物后,血液中的糖分会升高,从而为身体供给能量。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升糖指数(GI)。

它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2个小时内血液中糖分升高速度进行的评分。分数越高,意味着升糖的速度越快。

如果摄入的食物让你血糖很快升高,身体会马上产生“交通警察”胰岛素,指挥血糖能量进入身体组织,从而降下血糖水平。

但这时候,你会感到乏了,觉得饿了,如果马上再摄入同样食物,又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当你不断摄入升糖指数高的食品,这些东西在你身体里发生的情况是,让血糖像过山车那样一会猛地冲上去,一会又快速掉下来。大脑不喜欢这样的情况。

如果你想要更稳定、更持久的精力,需要选择升糖指数更低的食物,让血糖的升降更和缓一点。而蔬菜是极佳选择。

绝大多数绿色蔬菜的GI值低,不会令血糖飙升,是当之无愧的精力守护神。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索“食物升糖指数”。

另外,人体在面临压力时,会产生更多“压力激素”皮质醇。而富含镁元素的蔬菜,能抑制皮质醇的释放,帮助释放压力,让你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现在,不少城市刮起了“吃草风”,我们小城还开了“食草怪兽”这类餐饮店(此处应有广告费),目标瞄准了重视身材和精力管理的白领中产阶级。

相信,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知道蔬菜多么棒,克制并精致的饮食正在慢慢取代大鱼大肉的模式。

Eat Food ,吃原生态食物

这里的“原生态”有“崇尚自然”的意味。包括三点关键的内容:食物的生长环境、烹饪手法、调味添加。

第一,生长环境贴近自然。

先来考考你。如果一个30年前的人和一个现代人吃进同样热量的食物,进行相同强度的体育活动,你觉得两人的体重会一样吗?

答案是,不一样。现代人会比30年前的人重10%。这是2015年美国一家期刊发布的研究结果。

原因是,种植粮食会使用更多的杀虫剂等农药。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影响荷尔蒙分泌,让你更容易体重上升。

另外,如今很多在你餐桌上鸡鸭鹅猪牛羊,都是农厂里大规模饲养出来的,在饲养过程中摄入大量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食用这些肉类,也会不断改变肠道菌群,让你更容易发胖。

也就是说,你不只是吃东西,还吃掉了动物所吃的东西,吃掉了植物所含的东西。

现在餐桌上的食物,早已和几十年前不同了。因为种植和养殖的方式太不一样,带来的结果是营养成分有改变。

本以为这种食物有对应的营养,自己吃得很全面,结果吃得再多,只是空长肉,那些维生素、微量元素什么的都没补够。

如果平时经常上菜市场,你会关注到农作物是有分级的。最顶端的最好的那种是“生态种植”,无化肥农药、人工除草、无转基因、无污染,接近自然生长的状态。

和农场里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的不同,这些食材保留得营养会比其它级别的更全面。如果能找到这种就最好了。

所以,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原生态的“走地鸡”吧?口感和营养完全和大鸡厂里规模化养殖的不同。

第二,烹饪手法贴近自然 。

所谓烹饪手法贴近自然,是指更少的加工程序。

食品一旦经过比较多的烹饪程序,比如采用煎、炸、爆、炒、烤等用油较多的方式,油加热后温度高,会使食物中的成分遭到破坏,其中的营养物质不断流失。

而在熏、卤的烹饪方式中,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常作为护色剂、防腐剂使用,这些吃太多也对人体不利。

前面说过,大脑的高效运作需要充足的营养。

所以,别老是盯着奶油饼干、烤串、炸鸡翅、炸薯条、汉堡包、曲奇、玉米片、油炸面圈、起酥点心、薯条、油酥。

当你吃进这些加工过度的食物时,不仅没有得到多少提升精力的营养,反而增加了许多热量,还吃进额外产生的有害物质。

在过度加工的烹饪过程中,少不了大量的油脂。

虽然脂肪都不全是坏的,分为不良脂肪(饱和脂肪)、真正的坏脂肪(反式脂肪)和好脂肪(不饱和脂肪)。

但加工烹饪过程中使用的那些油脂都不是好脂肪,会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液斑块的形成,潜在地阻止血液自由流动到心脏和大脑。

而且,吃得太油腻,头脑容易昏昏沉沉。因为油腻的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人体中很多血液都涌向胃部帮助消化。

可怕的是,脂肪还特别狡猾,会降低你味蕾的敏感度,在肠道里再上演同个戏码,让你摆脱不了这些食物的围攻。

曾有一个研究,对53个胖子进行6个星期的观察实验。

实验小组发现,那些供应清淡食物的胖子,会对食物里的脂肪变得敏感,于是就不吃了,而那些被供应高脂肪食物的胖子,不管吃下了多少,依然对油腻食物没有警惕。

不妨尝试吃点蒸、煮的食物。

蒸、煮是帮助提升精力的首选两大烹饪手法。

它们属于低温烹调,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食物原汁原味,保住食物原有的营养,热量低,也不会出现碳化并出现有害物质。

第三,调味添加贴近自然。

除了食物的生长环境、烹饪手法以外,使用什么调味剂,也和你的精力有关系。

就甭说乙酰磺胺酸钾、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这些你可能听过也不知是什么样、或者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就说最常见的“糖”吧!

糖是加工食品的常用调味剂。

在生活中,只要你放眼望去,总能发现含糖食物。

在外面吃饭,厨师喜欢下糖,提升这道菜的口感和颜值。

在商场购物,随处可见巧克力、果酱、糖果、甜甜圈。

我身边有不少都市白领、女生特别喜欢甜品。心情不好来一个甜品,大姨妈驾到来一个甜品,仿佛把甜品当作了心情安慰剂。

甜甜的味道迎面扑来,很难让人招架得住,一下子上瘾。而且有研究显示,在大吃一天糖后,平均需要3天才能再次平抑对垃圾食品的渴求。

其实,糖除了提供能量,并不能提供任何营养素,完全能被其他食物取代。

严格地讲,添加进食物的糖不是食品,而是“毒品”。它们用术语表达叫作“游离糖”,指的是不需要消化系统再分解,吃进肚里马上能被身体吸收的那些糖。

在人类20万年的历史中,直到现代食品工业化以后,才大量地接触到“游离糖”。这也不过是近100年的事情。现代人从食糖摄入的能量,在食物类群中仅次于谷物和食用油。

世界卫生组织给每日摄入“游离糖”所下的标准是,男性每天27.5克,女性22.5克。

而像一瓶500ml的可乐、雪碧、芬达或冰红茶,到楼下的便利店随时能买到,随便一喝就是30多克的糖。

你每天可能还会吃蛋糕、巧克力这些食品。蛋糕中游离糖的比重最低是20%。巧克力的游离糖比重是40%左右。

即使食品的味道不甜,不代表没有摄入糖。像意大利通心粉、沙拉酱、番茄酱、花生酱和饼干都会包含某些形式的糖。

所以,稍不留神,每天摄糖超标。

过多吃入这类糖,后果比你想象的严重,但很多人以前从不知道!

因为这会导致血糖水平急剧攀升,然后又像过山车那样急剧下降,让人疲倦易怒,变得头脑昏沉。

2015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实验的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喂普通的水,一组喂加了果糖的水,以模拟人类的高糖饮食。

一周以后,喝糖水的大鼠受到了创作性脑损伤。6个星期后,喝普通水的大鼠走迷宫时毫无困难,而喝糖水的大鼠却要多花三成的时间。

研究中心的人员介绍:“甜味剂妨碍了神经元彼此通信的能力,妨碍了脑损伤后重新建立连接的能力,也妨碍了记忆力和它们为大脑基本功能提供能量的能力......。”

也就是说,吃太多糖会损害人的认知功能

杉矶湖人队的前锋奥多姆曾在专访节目中自曝,早上、中午和晚上他都会吃甜食,手边必备好时的饼干和奶油白巧克力棒,每周会吃掉价值80美元的糖果。

这样的高糖饮食,让他在比赛中更像一个在太空中行走的新手,有时好像梦游了一样,也成为湖人队球迷挫败感的主要来源。

原来,吃糖太多会变笨,不是没道理。

糖还容易引发肥胖,甚至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也就是人体对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敏感性下降,需要超量胰岛素才能正常降糖。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这么被II型糖尿病盯上的。

2016年9月,《美国医学会期刊》爆出一个确凿证据的黑幕!

制糖业砸钱成功,贿赂科研机构,将摄糖过多的一些后果转嫁给脂肪和胆固醇,只保留糖对牙齿的伤害,从而淡化游离糖的问题。

所以,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应该引起警惕。

在原始社会,人类喜欢糖是正确的。在当时食物匮乏之时,这样的习惯能让我们人类及时补充能量,便于生存下去。

可在,现在轻而易举摄入了大量“游离糖”,就给身体和精力管理带来麻烦。

想让自己高效运转的精力,让自己表现更出色,请少吃甜食,少吃过量调味料的食品,让食物的味道回归到原始的状态。

到这里,我们聊完“MENE”原则的前两个,Mostly Plants、Eat Food 。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呢?是否有哪些内容颠覆了你的认知呢?

欢迎在留言区存下你的脚印,聊一聊你和“吃”的故事。

对了,另外“MENE”的另外两个原则——Not too much、Enough Water会在下一篇文章详谈,请听下回分解。

记得关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