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
今天你被北京大雨刷屏了吗
“中国互联网之都”后厂村被淹了!
百度、网易、滴滴的员工恨不能划船上班
“西二旗避雨哥”更是大火
↓↓↓
随着雨季的到来
蘑菇的子实体可以吸收到更多水分
比平时生长速度快得多
正因如此
很多人觉得
雨后正是采蘑菇的好时节
But,万一采到毒蘑菇
可是不得了
小小毒蘑菇,撂倒英雄汉
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广,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
毒蘑菇的种类不同,中毒后的表现也有区别,大多数在食后1小时到2小时即可引起剧烈呕吐、腹痛、腹泻,腹泻为米汤样或带血的水样便。有的人中毒后出现流涎、大汗淋漓、肌颤、瞳孔缩小等症状;有的人出现昏迷、抽搐、休克、肝肿大、黄疸、胃肠出血等症状;有的人会发生谵妄、烦躁不安、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这400多种毒蘑菇中
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
辨别?开玩笑
对于一心一意的吃货而言
是不是以为颜色鲜艳的才是毒蘑菇?
松树下的蘑菇就是无毒的?
蘑菇生了虫就没事?
误区一:颜色艳丽的蘑菇才有毒。
目前民间普遍认为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不能“以貌取菇”。
从左到右依次是鸡油菌(可食用)、红黄鹅膏(可食用)、花脸蘑(可食用)。
从左到右依次是灰花纹鹅膏(不可食用 剧毒)、裂皮鹅膏 (不可食用 剧毒)、亚稀褶红菇 (不可食用 剧毒)。
误区二:松树底下的蘑菇没有毒。
有人说,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但白毒伞等一些有毒种类就是生长在干净整洁的松林中,因此不能简单判断。
误区三: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
在一些人看来,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然而,有一些有毒蘑菇具有高级“伪装术”,如亚稀褶黑菇表面光滑,没有鳞片和粘液,菌杆上也没有菌托和菌环。一旦误食以后,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
误区四:蘑菇生虫就没毒。
很多人坚信,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因为虫子吃了毒蘑菇都没有死。实际上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有一些对蚊虫、果蝇无害的蘑菇,却对人有致命伤害。例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但人类吃了就会中毒。
误区五:毒蘑菇遇银器会变色。
民间流传着将蘑菇跟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一起煮,可致银器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实际上,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大蒜并不能起到解毒作用,银器等也不会在与毒蘑菇同煮时变色。
上述这些民间辨别毒蘑菇的误区
就不要再信了
野蘑菇中毒很难救治,死亡率高
辨别野蘑菇是否有毒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即使专业人员也很难看准
下面这几种常见毒蘑菇的照片
看见二话别说
直接绕道
毒蝇伞
狗尿苔
致命白毒伞
铅绿褶菇
毒红菇
红网牛肝菌
头套状鹿花菌
赭红拟口蘑菌
大脑蘑菇
灰花纹鹅膏菌
白霜杯伞
窝柄黄乳菇
墨汁鬼伞
秋日小圆帽
如何急救要知晓
如果真的误食了毒蘑菇,下面的急救步骤一定要记好!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2. 在等待医院救护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余蘑菇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
可以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用汤匙压舌根等方式催吐。为补偿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3. 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总之
为了避免意外发生
路边的野蘑菇请你不要采
责编: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