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有许多“明粉”(明朝的粉丝)一说起明朝,就会由衷自豪地称赞道:“我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然,这句话毫无夸张,明朝直到最后,也没有向敌人割地赔款,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帝自缢殉国,确实做到了“君王死社稷”。不过,明朝的这个“底线”到底是有骨气还是缺心眼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明朝皇帝确实比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皇帝更有骨气。比如在“土木堡之变”中,明军被瓦剌军队彻底击溃,明英宗朱祁镇也成了瓦剌的俘虏。不过,明英宗在瓦剌首领也先面前毫无惧色,反而是以皇帝对臣子的口气与也先对话。结果,作为战胜者的也先反而主动向明英宗磕头行君臣之礼。相比之下,北宋的徽宗、钦宗父子就显得太丢人了。同样是成为了俘虏,这两父子受尽各种屈辱,却只敢在诗里哀叹“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到了明朝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以一种非常悲壮的方式结束了一生,将大明天子的气节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不过,有骨气是一回事,但这样做值不值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明朝末年,国家所面临的形势已经非常差了。东北有满清虎视眈眈,西北、西南地区农民起义军又呈星火燎原之势。更倒霉的是,偏偏又碰上了“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常寒冷,粮食大幅度减产,天灾又加重了人祸。
崇祯帝从他的“木匠”皇兄朱由校手里接过皇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了。国库里没有银子;大臣之间党争不断;军队纪律散漫,士气低落。
崇祯皇帝也曾希望通过自己的励精图治,让明朝重新焕发生机。不过,他的一切努力看起来似乎都是徒劳无功。
明朝后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两线作战,即东北的满清和西北、西南等地的农民起义军。在这个问题上,崇祯帝犯了严重错误。他在即位之初,就雄心勃勃的想要同时剿灭这两股势力。可是以当时明军的实力,剿灭满清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毕竟双方实力的差距是明摆着的。剿灭起义军倒是可以做到,但朝廷却不得不将最优秀的将领和最精锐的部队都放在东北,防止满清入侵。结果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明军将农民起义军包围在了一片狭小区域中,眼看就能彻底剿灭了。关键时刻东北的满清却发动袭击。朝廷只好将一些部队调往北方。起义军趁机突围,躲过了灭顶之灾,没过多久就死灰复燃,而且来势更猛了。
明朝就在这种无休止的拉锯战中,渐渐消耗掉了最后的家底。到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军攻打北京的时候,明军已经毫无抵抗能力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明朝不该同时和两边作战。老祖宗早就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攘外必先安内”。对明朝而言,当时最佳选择其实应该先与满清和解。割地也好,赔款也罢,能平息东北的战事才是关键。事实上,当时满清对领土的要求仅仅是要明朝承认山海关以外归满清所有,其实这也已经是既成事实,山海关外大部分地区都被满清所占据,只是明朝还没承认而已。只要东北战事结束,明朝就能腾出手来彻底剿灭起义军势力,从而结束战争。然后再让国家休养生息,以明朝那么大的体量,只要不发生战争,恢复起来也是非常迅速的。待到兵精粮足时,收复东北也就指日可待了。
其实这个问题崇祯皇帝也考虑过,一个叫陈新甲的大臣曾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崇祯帝密使他与满清和议。但由于保密工作没做到位导致泄密,一群类似于今天“键盘侠”的文官们集体指责陈新甲是卖国贼,崇祯帝怕自己颜面有失,就让陈新甲做了“背锅侠”,将其斩于市。明朝丧失了最关键的一次议和的机会。
谁都知道割地赔款是件非常屈辱的事情,但是话糙理不糙,为了坚持不赔款、不割地,而最终导致丢掉江山,到底是有骨气还是缺心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