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时间为什么要改为十四年?


7月7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一般说道7月7日首先想到的就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由此也就有了传统所谓的“八年抗战”的由来。但是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把“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为什么要改?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学术界和民间一直存在着“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说法。两种观点都没有错,只是阶段的不同而已。并且之前在高中历史的讲授中我们也一直是贯穿十四年抗战这个概念。现在官方更改抗日战争的时间可以说有如下几方面的理由。

第一、更改更有利于体现抗日战争的全貌。“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其中,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战时期,军事行动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以及上海等局部地区。如1931年东北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的华北事变、1932年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等;后8年是全国抗战时期,是全民族的抗战。全民族团结一致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日本进行全方位的抗战。因此“十四年抗战”不仅对八年全面抗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肯定了6年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完整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

第二、更改更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如果说抗日战争的历史是靠全民族的力量写就的,是靠中国人民的力量写就的,那么在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动员和组织人民的力量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无疑是不可磨灭的。如果因为国民党政府在前6年局部抗战中没有起主导作用甚至还在一个时期内阻挠抗战,就否定这6年抗战的存在,那也是不符合抗日战争实际的。所以,以“十四年抗战”来叙述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仅能够涵盖卢沟桥事变之前爱国军民所进行的抗争,比如东北抗联、“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以及“一二·九”运动等重要内容,而且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共产党率先号召并领导广大人民开展抗日斗争,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事实,更能凸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第三、更改更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确立“十四年抗战”,更能完整地审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密切关联,更能完整地体现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重大贡献,更能完整地讲好“中国抗战故事”。

“十四年抗战”提法延伸了抗日战争时间维度,是将整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完全囊括在内,必将有利于还原抗日战争历史本来面目,有利于完整揭露日本法西斯罪行,有利于树立广大人民反对侵略珍惜和平的爱国意识。因此可以说,确立“十四年抗战”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