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有史书记载的第一场战争,动用禽兽参与作战

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几千年的历史伴随着几千年无休无止的战争,这其中对外抵抗外夷入侵的战争,要远远低于内战的数量。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战争,是上古时代的阪泉之战。阪泉之战曾见载于春秋时期的史籍中,只不过是一笔带过。

  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带勾结狄人进攻周襄王,王师大败,襄王逃到郑国后派人向晋、秦求救。狐偃建议晋文公“求诸侯,莫如勤王”。晋文公“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便听取狐偃的建议,辞退秦兵,单独出兵打退狄人,活捉王子带交给襄王,安定了王室。这里只是提到了阪泉之战的名称。

  后来司马迁“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到处奔波,收集民间传说并进行实地考察,参证文献记载写成《史记·五帝本纪》,大致复原了阪泉之战的历史过程。依照司马迁严谨的作风,他搜集的内容应该足够真实可靠,但是现代那些砖家叫兽却不以为然,依然一口咬定司马迁对于上古时代的两场大战记录严重失实。不过这也不奇怪,那些个砖家叫兽一向主张眼见为实,估计他们爷爷以上的老祖宗们,他们也都不承认。甚至与自己的爷爷是不是有血缘关系,他们也要以DNA为准呢。

  我们来看看司马迁是怎么记录这场神仙大战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再看看其他文献记载:

  汉代贾谊《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吕氏春秋·荡兵》也记述云:“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列子·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大戴礼·五帝德》则云:“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综上所述,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是同母异父的兄弟俩,他们两个人各拥有神州一半的土地,确切来说,作为首领,他们各自的部落联盟占据一半天下。后来炎帝势力衰弱,他手下的诸侯们互相吞并侵伐,导致百姓受战乱之苦,炎帝没有能力去阻止诸侯,轩辕氏则为民请愿,出兵讨伐那些不守规矩的诸侯,并以道德教育那些归顺的诸侯以及他们的百姓。以恩威并济的手段,使得诸侯纷纷臣服于他。当然了,诸侯中也有难以征服的,那就是炎帝诸侯国之中的蚩尤,蚩尤勇猛刚强,轩辕屡次征伐也没能取胜。炎帝看到轩辕抢自己地盘,很是不满,便调集人马与轩辕氏在阪泉之野作战。轩辕氏训练有各种飞禽在前面引路作为旗帜,各种猛兽作为先锋在前面冲锋陷阵,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禽兽在作战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炎帝三战皆拜,最后心悦诚服的与轩辕氏握手言和,并尊轩辕氏为帝。蚩尤是炎帝部落联盟里诸侯之中大鱼吃小鱼的佼佼者,是个除了墙谁都不服的狠角色,他不愿臣服轩辕氏,也不肯听从炎帝的话,于是发动了叛乱,轩辕氏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最终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炎帝部落下的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称之为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阪泉之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统一,不过这个统一还不够完整,所以才有了紧接着的涿鹿之战。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