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福利,你愿意到宋朝溜一溜吗?

五代以来武将控权的局面给后来的宋朝造成了极大心理的阴影,虽说“陈桥兵变”也出自同一伎俩,但“变者”已经当权,所以这一伎俩在今后便只能有所隐讳。只靠避而不谈的自欺欺人的方式是不行的,还得有制度上的约束与管控,才能彻底断了 “艺祖”再现的祸根。于是便有了太祖“杯酒释兵权”这经典的一幕,而这也仅仅是个开始,之后的态势就朝着重文轻武的制度构建的方向发展并且愈走愈远了。

重视文官被看作是重塑宋朝整个官僚体系的生命线,而单从对文官的优待这点上看,宋朝几近到了一个病态的地步,并最终留下了孱弱而亡的结局。

如何优待,从当时官员的收入及福利便能窥得一二。宋朝的官员“有正俸;有禄栗,有职钱,有从人衣梁,又有冬春服,冬陵二十匹、绢三十匹,冬棉一百斤。此外复有茶酒厨料、薪蒿炭盐、……米麦羊口各项,至外官有公用钱,有职田,有茶汤钱,又有添给”。既有正常的工资收入,又有琳琅满目的各种福利,有的项目真是闻所未闻,这简直就是找个空子就发福利的节奏。在今天看来,宋朝的公务员是端着一个不折不扣的“金饭碗”啊。所以科举在宋朝得以大发展也是形势使然。

除此之外,退休或者罢职后的人还可以担任“祠禄官”。“祠禄官”就是管理道教宫观的闲人,有点像寺庙道观管委会主任。虽然没有政治上的实权,但收入却颇丰。此外宋朝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恩荫赏赐的福利。官员死了,赐钱和官给其后人、族人,甚至是其朋友、门客。这一条可以说做的有点“任性”。荫恩制度过去是有的,但一般是针对自己的直系后代,恩及旁人的少。这样做无疑是带了一个坏头。过去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则是一人升天,鸡犬得道。还有因沿袭前代的规定,当兵的人三年可以获得一次郊赉,也就是帝王举行郊祭时给予臣子的赏赐,现在文官也享受一待遇。

所以说有宋一代积贫积弱的局面与优待文官不无关系。且高薪不一定能养廉,名臣包拯的铡刀可没少咔嚓人。

不过这等福利给你,你愿意到宋朝溜一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