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ID:kepubolan)
作者:杨国伟 SELF 讲坛
?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消息,2018年7月1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上午10时,北京南到上海虹桥的G7次高铁动车从北京南站15站台准点满员出发。这也是铁路调图后,正式运行出发的加长版"复兴号"列车。
(加长版"复兴号"来了,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调图后,"复兴号"日开行数量将由现在的114.5对增加到170.5对,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将原来列车中间多出的两个车头换为正常车厢,进一步提升了综合运力。目前,长编组"复兴号"设有商务、一等和二等座席,列车总长度超过400米,总定员达1193人,较现有8辆编组"复兴号"列车,定员和商务座数量有所增加,并能够满足时速350公里的运营要求。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列车分别担当G3/2次、G11/10次、G149/118次、G7/14次共4对列车的运输任务,通达23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徐州至兰州、西安至成都、南宁至广州、贵阳至广州、重庆至贵阳、成都至重庆、合肥至福州、南宁至成都等方向都会增开动车组列车。后续,16辆长编组的"复兴号"动车组还将在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线路上开行。今后,我们的动车可谓在全国大部分愉快奔跑啦!
(加长版"复兴号"的部分坐位配有阅读灯。图片来源:中新网)
这就意味着,"复兴号"告别一票难求的局面,小伙伴们可以一起感受高速列车的魅力了!
曾经的我:
现在的我:
"复兴号"宝宝有多争气!
1909年,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从设计到建造,没有任何外国人插手,一点一滴都是由中国人的汗水浇筑而成的"中国创造"。
2018年,近110年后,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2.5万公里,3千多辆高速列车跨越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贯穿全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型城市。
不惧东北严寒,踏遍西北黄沙;横跨神舟上下,助力世界繁华。
中国高铁虽已立于世界舞台中央,但台下的质疑之声却依旧时时回响:
技术原创?Copy国外?安全质量?缺乏创新?
中国高铁接受缺陷——但,拒绝诬陷!
高铁设计师杨国伟亲自下场辟谣来了!
(杨国伟:SELF讲者,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
他是"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平时淡然自若,冷静沉着,面无表情,却又是一个满身"孩子气"的老男孩,讲起中国高铁便激情澎湃,如数家珍,频频伸出大拇指点赞。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毫无疑问,杨国伟就是中国高铁数一数二的"火车头"。
(杨国伟:SELF讲者,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
质疑1:中国的高铁技术都是从欧洲和日本"借来"的?
杨国伟:中国的高铁研发实际上从1990年就开始了。2002年左右,我们生产出了'先锋号''中华之星号'等一批高速列车,最高测试时速可达315公里。但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力量比较弱,这些高铁经常'趴被窝'。2004年我们本来打算引进德国西门子列车,可对方说中国的高速铁路那么弱,才不要卖给我们。所以我们只是引进了生产线,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别人手上。
质疑2:中国高铁的车型纯粹模仿国外?
杨国伟:2009-2011年,我们基于德国的西门子列车和日本的二型车,研制出了中国原创的CRH380系列车,也就是家喻户晓的"和谐号"。由于我们国家的高速列车平台引进自不同国家、不同车系,对此我们必须要把世界各国的标准统一为中国的标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围绕着"互联互通",重新设计出了"中国标准动车组",也就是"复兴号"。
质疑3:中国高铁还要为专利费买单?
杨国伟:我们已经在世界上申请了大量专利,并且经过了世界评审机构的全面评审。至少目前认为从380A到后面的"复兴号",中国是具有绝对知识产权的。
质疑4:中国高铁无法应对极端天气?
杨国伟:西北一年大概有280天平均风速达到6级,我们就研制了防风沙列车;为了应对东北哈大线的极端低温,我们就研制了能忍耐零下40-50摄氏度的高寒列车。中国现在从列车上面已经往谱系化发展,满足了不同环境适应性的需求。
质疑5:中国高铁缺乏创新能力?
杨国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比方说,我们从日本引进的车最高时速是250公里,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把它变成一个最高时速380公里的车。我们还在研制双层高速列车,打算将载客量从一千人提高到两千人。同时,我们也正在研制时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车,并且打算像高铁一样把它做成一个系列;可能在未来五年,我们就能坐上中国创造的600公里磁浮列车了!"
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通,中国的高铁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营,期间相差了44年,可现在我国却能每年向日本大量出口国产列车,让世界为我们鼓掌!
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科普博览"科普中国融合创作项目作品《16节长编组"复兴号"将首发!真正的中国制造,再次打脸喷子!》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kepubolan),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责编: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