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7年后黎朝权臣莫登庸篡夺帝位建立莫朝,1592年被郑氏所复辟的后黎朝推翻。莫朝覆灭后,莫氏势力并未被完全消灭,一些莫氏宗室于北部高平聚结,建立政权,一直延续至1677年,被后黎朝以协助中国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的名义攻灭。高平政权灭亡后,仍有一部分莫氏后裔及莫氏势力进行复国斗争,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中后期。
其实,莫氏高平政权能“存活”那么久,托庇于中国明、清政府的保护之下。尤其在明朝,安南莫氏高平政权是最后一个“归顺”清朝。
这是为什么呢?
明末,明政府同时封安南后黎政权和莫氏高平政权为安南都统使,实行双重承认政策。
即使明朝灭亡,后黎与莫氏同时与晚明政权也保持朝贡关系。
1644年,福王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次年弘光政权覆灭。同年,唐王在福建建立隆武政权。隆武二年(1646年)二月,安南后黎朝遣正使阮仁政,副使范永锦、陈概、阮滚等同明朝都督林参从海上前往往福建求封于隆武政权。正值清军攻占福建,一些安南使者被俘并被押送北京。
永历皇帝登基后,安南使臣阮仁政往广西觐见。永历派翰林潘琦赍与安南使臣,一起前往安南册封后黎政权太上皇为安南国王。
可见,尽管晚明政权岌岌可危,但是后黎与莫氏还是对其进行朝贡。
不过,当时安南黎朝政权在郑氏操纵下,对高平莫氏政权和其它地方割据势力,采取分化瓦解与军事打击,企图使这些地方服从“中央”。
而这些地方势力一般表面上臣服,暗地里却“依靠”晚明政权对抗。当然,晚明政权现在是有心而无力,自身难保了。
1651年(永历五年)二月,自肇庆逃至南宁的永历帝,派特使敕谕后黎,令其资矢象粮铳,以助恢剿;十月,永历帝再派使臣册封后黎实权派郑氏清王为安南副国王。
此时,安南各政权对待南明大臣早已不如从前,这与南明政权的衰败不堪不无关系。
1657年(永历十一年),鲁监国与秦王孙可望前往安南,后黎朝改变过去明朝使臣与安南王行宾主礼的礼节,让鲁、孙使臣行跪拜礼。
随着清朝入主中原已成定局,安南各政权对南明政权的态度更加不友善。
但是,莫氏高平政权仍与南明保持密切关系,因为其边境中国一方还是由南明政权控制。
1659年清军进入云南,永历帝逃亡缅甸,安南各政权几乎全部望风归附。翌年七月后黎政权国王黎维祺奉表投诚,并派特使进贡财物,标志着安南与南明关系的结束。
当然,想与清朝建立朝贡关系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安南必须完全断绝与南明的联系,包括追捕押送匿藏于安南各处的南明皇室、重要官员,缴送或销毁明朝所颁封敕书敕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