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早上起床,衬衫是穿蓝色的还是白色的?中午吃饭,外卖是叫汉堡还是卤煮?想买个手机,是买榔头牌的还是粗粮的?现代社会的一个好处是,大到婚丧嫁娶、人生道路,小到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几乎每一种选择,都能找到无限多的备选方案。不过由此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选择困难症。
选择困难症真的存在吗?
心理学家谢娜 · 艾扬格(Sheena Iyengar)做过一个经典实验:在食品店摆上一张桌子,上面上 6 种或者 24 种口味的果酱,来购物的人可以免费试吃,统计他们试吃的种类数,以及试吃之后是否会真的掏钱购买。
结果显示,无论选项数量是 6 种还是 24 种,人们都只会品尝其中的一、两种。此外,选择的数量影响了人们的购买意愿:面对 6 种选择,有 30% 的人后来真的购买了其中的一种果酱;而面对 24 种选择,却几乎没有人愿意掏钱购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选项太多时,我们没法认真考虑所有的选项,甚至干脆会放弃做出选择。后来其他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选择太多,即使真的选了其中的一个,我们对于自己的选择也会更加不满意,更容易后悔。
影响选择体验的因素
不过,选项数量和选择困难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研究者找到了许多可能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选择情境的特点,一类是选择者的特点。
在选择情境方面,如果选项有太多的属性需要考虑,或是选项之间高度同质化,没有哪一个占据绝对的优势,这样的选择就会令人十分纠结。反之,如果每种选项只有几个有限的属性需要考虑,或是各个选项之间优劣分明,其中的一个远远优于剩下的选项,那么即使选项数量很多,也不会带来太多的困扰。
归根结底,选择会不会让人纠结,关键不在于选项数量的多寡,而在于整个选择情境有多少信息需要处理。当情境过于复杂,信息量超过了我们大脑的加工能力,就会导致决策困难,以及满意度的下降。
除此之外,选择者本人的特点也会影响到选择体验。在这方面,首先是对于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以买手机为例,常见的参数至少有几十种,每种参数又有许多变化,作为一名小白用户,很容易迷失在技术指标的海洋中。但如果你是一位电子发烧友,对于各种参数烂熟于心,就会轻松许多。
其次是选择者是否有清晰的偏好。正如同点菜时最难伺候的是说“随便”的人,找对象最困难的是说“没有标准”的人,选择之所以令人纠结,往往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明确的偏好。还是以买手机为例,如果你对于各种参数有明确的权重分配,比如最看重拍照功能,而不太在乎声音质量,那么选择情境就会简化许多。
最优化选择 VS 满意型选择
心理学家区分了两种典型的决策风格;一种是“最优化”决策者,这种人心怀执念,面对任何决策情境都会努力求索,总是希望找出最优解。另一种则是“满意型”决策者,这种人得过且过,不追求最优解,点到为止,只要自己开心满意就好。
面对选择时,这两种人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相比于满意型决策者,最优化决策者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搜集信息,寻找更多的选项。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网上寻找对象时,他们会浏览更多的潜在对象的档案。此外,他们眼中的“最优”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不仅要自己眼中最好的,还要别人眼中最好的,因此会更加在意别人的看法。
那么,这两种决策风格孰优孰劣?研究表明,最优型决策者对于最优解的执着,确实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好处。例如,有调查发现最优型决策者的起薪比满意型决策者平均高出 20%。但是,另一方面,最优型决策者对自己的选择更加不满意,更容易在决策后感到后悔,甚至整体幸福感也更低,有更强烈的抑郁倾向。
这样的结果很容易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可能的选项和需要考量的因素是无限多的,任何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不足以将其处理穷尽,因此“最优解”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状态。此外,何谓“最优解”,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东西,而最优型决策者努力迎合他人的倾向,也会令他们过得非常辛苦。
不过,最优型决策者毕竟可以享受深思熟虑带来的好处,而满意型决策者虽然知足常乐,却也难免留下未能实现全部潜力的遗憾。究竟是做一个痛苦而高效的人,还是做一个满足而没那么高效的人,这又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