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看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数据,会发现隐藏的问题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面对这种现象,中国的学生需要回归常识,也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高考作为大部分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但家长和考生并没有思考清楚,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什么?

说到高考就不得不说高考志愿,而高考志愿决定了上什么样的大学和学什么样的专业。都知道高考是努力得来的,而高考志愿是选择出来的。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两者都很重要,如果非要选择一个,大多数会认为是选择重要。

可以说高考志愿填报愁坏了各位家长和考生,再加上今年一些省份考生人数上升、批次合并,新高考改革等因素,让家长和考生在志愿填报上无从下手。每到志愿填报季节,都会接到大量的家长考生的咨询,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要选什么专业?

说到选择什么专业,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非常精彩的答案。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大学的专业满意度并不是很高,40%的在校大学生勉强能够接受,25%的在校大学生基本认同,而有35%的在校大学生的态度却是很不满意。接下来看一下具体的在校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数据:

65%的大学生在毕业3年后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职业,也就成了学无所有的专业。只有10%的学生是从事了专业相关的职业,剩下的25%是衍生行业的职业,也就是说在高考志愿选择专业上,绝大多数人是失败的。

在校大学生的退学率却是提高的,从2013年的2.6%到2016年的3.8%。退学的原因有很多,但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在校大学生并不是很满意所在的大学或是专业所造成的。

高考志愿填报,近乎100%的家长和考生都有一种低分高就的想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这样的,有近一半的家长和考生是却是相反的一种状态——高分低就。也就是说孩子高考考了那么高的分数,并没有发挥出它的价值,相反是浪费了自己的高考分数。

好大学和好专业,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仔细梳理全家的资源优势,尽早想清楚未来的就业打算,从地域、家庭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要光图名气。大学生、甚至名校大学生,如今都不是稀罕物,名气的用处越来越小,符合自身需求、实用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