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城市商品房价格高,而农村宅基地却“不值钱”?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土地改革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涉及到的宅基地改革,农民和想去农村投资的人,都有各种期待,也有各种疑问。

日前,新华网思客问答邀请了中国“三农”领域权威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等,为大家解答关于农村宅基地改革的相关问题。

本文专家:

陈锡文(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杜鹰(国务院参事、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桂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1.为什么城市商品房价格高,而农村宅基地却“不值钱”?

宅基地是农民手中主要的财产,自家宅基地值多少钱成为每个农民关心的问题。对比城市商品房会发现,两者差价巨大。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杜鹰:

农村宅基地和城市商品房虽然都可以流转,但两者是不同的制度体系。商品房是市场化的,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成员提供住房保障依托的一块地,而且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偿取得的,因此,外部组织成员不能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而且宅基地也只能在本集体内部流转,集体经济本身就有社区的封闭性,这样的话,如果不能自由流转也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价格。

陈锡文:

要看到,这块地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它的用途不一样,需要的技术条件也不一样。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就要修各式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电、供水、配套的绿地等,土地增值的相当一部分在这些基础设施上。没有基础设施,这个地不可能升值。

桂华:

从根本上来说,不能说农村宅基地不值钱,比如说城中村和城周边的宅基地就值钱,而一些自然村就不值钱,所以农村宅基地到底值不值钱,得看地域和区位。北京周边的农村和河北某些农村就不一样,因为两地的空间属性不一样,土地值不值钱的背后附着的是公共服务。

2.农村宅基地为什么“一户一宅”?

随着农村宅基地改革的深入,“一户多宅”、宅基地面积超标等乱象都被提上了整顿的日程。于是很多农民朋友就有了疑问,为什么城里人可以拥有多套商品房,而农民却不能拥有多处宅基地呢?

李国祥:

城市商品房是完全市场化的,可以在政策规定范围内自由交易,但是现在也在通过行政手段限购。农村宅基地是保障性住房的产物,并非商品,所以每户只能有一套,如果每户都拥有多套宅基地,那总有一天,村里的土地都会变成住宅。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既保证每户农民都能得到一块安身之地,同时又限制了对土地资源的滥用,确保宅基地利用的节制。

3.农民的住宅可以商品化吗?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这让闲置的农房有望成为要素商品,进入市场流通。很多人认为此次改革会把农村宅基地商品化,农民可以通过买卖宅基地增加财产性收入,真是这样吗?

杜鹰:

现在有的人在认识上过于理想化,认为宅基地是可以完全市场化、资本化的,通过买卖,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他不知道宅基地首先最根本的定义是住房保障,而且是集体提供的住房保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中国农村实行宅基地“一户一宅”,那怎么还能卖呢?卖了住哪里呢?

现实中有超面积的问题,有“一户多宅”的问题,通过宅基地的改革,要把超标准、超面积的宅基地正常化。改革并不是说要把农民的住宅商品化,而是要解决过去宅基地的管理缺失、过多过大地占用建设用地。另外还要解决农村宅基地的粗放利用,现在很多发达地区的村庄已经无地可供了。同时赋予农民对宅基地更多的拥有权。

所以,宅基地改革要搞清楚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不是把宅基地资本化,让农民卖了增加财产收入,这个是不现实的。农民可以增加的是什么呢?就是将来可以办“房地一体”的不动产证,不动产可以抵押,这样可以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