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活的越老胆子越小?

医疗圈中有这样一句话:“三年大医生,十年小大夫”。

意思是说,医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3年就会觉得自己牛逼得不得了,什么病都能看能治。但是,当工作10年后,反而变得很谨慎,胆子似乎变得很小。

“三年大医生,十年小大夫”,颇似人们日常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和“越活胆子越小”。

年龄越大,人为什么会胆子越小呢?

胆量是什么?

现在,我们知道,所谓胆量大小指的是人的勇敢程度。勇敢还是怯懦,由脑的决断力决定。

但是,汉语中,为什么用胆量来“定量”人脑的决断力呢?

这源自我国古代的传统认识。

《黄帝内经灵枢·论勇篇》做了专门论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又说,“怯士者,目大而不减,阴阳相失,其焦理纵,(骨曷)(骨亏)短而小,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肝肺虽举,气衰复下,故不能久怒”。

显然,中医认为,人的勇怯取决于胆脏是否盈满和“姿势”上的横还是纵。因此,对于“勇”,与其说“胆大”,似乎更应该称为“胆横”。

决断焉出?

现代医学语境下,人的决断是由哪个器官负责呢?

当然是大脑。

具体而言,是由前脑负责,包括边缘系统、杏仁核情绪区、海马记忆区和额叶决策系统在内的多个脑区协同作用的结果。

脑边缘系统奖赏中心

生命活动也需要“奖罚分明”,对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物种存续的行为给予奖赏。比如,食物的获取行为,有利于物种延续繁殖的交配行为等。

用什么来奖赏?金条还是美刀?

不需要那么昂贵,仅仅是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也称为“欣快感”。

奖赏具体是由脑边缘系统伏隔核、腹侧被盖区等部位多巴胺神经元分泌的多巴胺来实施: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作用于杏仁核情绪中心产生欣快感,还能作用于海马区产生带有良性情绪的美好记忆。

不要小看这种看似“廉价”的欣快感,它却代表着人生几乎全部的意义,人所有行为,最终的动机几乎只落实在多巴胺的脉冲性分泌带来的瞬时的欣快感。

人为了它,有时候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比如,瘾君子们的强迫性觅药。

脑的惩戒系统

与奖赏相对应的,脑内还存在一个“惩戒系统”,“惩罚”就是各种负面的感觉和情绪。

有关脑惩戒系统,目前的研究还很有限。

有证据显示,基底节外侧缰核是主要功能区。

大脑额叶决策中心

最终的决断由额叶决策中心整合各方信息进行权衡做出。

额叶决策中心整合的信息和决策过程包括:

1) 接收其他脑区的传入的情势信息,比如奖赏和惩戒信息;

2) 对于相关刺激做出选择性注意;

3) 抑制由不相干的刺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排除干扰;

4) 提取过去的相关经历的记忆信息——结合经验教训;

5) 根据过去的记忆和目前相关的刺激预计采取不同行为的后果;

6) 最终,做出“最优”决策,并编码城适当的程式化行为来执行。

简单来说,大脑额叶决策是整合相关信息进行利弊权衡的结果。

其中,对额叶决策影响最大的是纹状体整合输入的信息。

其中最核心的区域也是多巴胺神经元分布密集的伏隔核,腹侧被盖区。

就是说,纹状体产生奖赏的能力决定着人“胆量”的大小。

说白一点,我们的决策本质上就是权衡“值不值得”。

毒品,在非瘾君子脑内决策系统“看来”,毫无价值。但是,在瘾君子,毒品的吸食被“修改”成欣快感奖赏的首要刺激因素,是世界“最值”的圣物,为了获得毒品,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可以胆大包天

年龄越大,胆子为什么越小

与奖赏“欣快感”相对应,不良的情绪是人脑的自我惩罚。其中,恐惧和焦虑是两种最主要的形式。

这两种情绪体验虽然令人不爽,但是,这却恰恰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可以带来的不良情绪的行为往往代表着危险。

比如,各种伤害可以产生疼痛觉,疼痛感觉又会进一步刺激产生恐惧(急性)和焦虑(慢性),从而告诉人们,“要远离这些危险”。

哪些物体或因素是“危险的”,需要远离得的呢?

有的是写进基因的,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接触而习得的。

在生命初期,除了对写进基因的少数东西,我们无所畏惧,表现为“初生牛犊不怕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可以产生伤害的物体和因素,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惩罚,而这些强烈的不良情绪与带来这些惩罚的危险事件一起,作为“情景记忆”在脑海马区域编码成长期记忆加以保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训”。

当再次遇到相同的危险因素时,就会触发我们的旧时不良记忆,代入现实的压力情景,产生预警性惩罚:不能这么干,否则就会产生以前某一次那样的恐惧或焦虑情绪惩罚。

在一些心理障碍性疾病,威胁和压力被泛化和过度强化,从而无法正确区分威胁和安全的界限。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就是持续和广泛的恐惧,把一些无害的限速当成现实的威胁加以回避。

成语“惊弓之鸟”就是威胁被过度强化现象的很好写照。

而另一个成语,杯弓蛇影,则是威胁被过度泛化现象的写照。

然而,科学家发现,即使在正常人,旧有的负面记忆(教训)也可以引发对现实压力造成的恐惧和焦虑的强化和泛化。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领导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测试验证。

试验中,参与者首先试听两个音调,其中之一在正常音乐后紧随着足以令人“吓一大跳”的高强度曲调,强度设置在令参与者“非常讨厌但不会造成伤害”的水平。

研究人员向受试者播放这两种音调,并通过自我报告和可以表明情绪的皮肤反应数据来衡量参与者的震惊期望。

测试过程中,一半的参与者将手臂置于最易产生高水平皮质醇(应激激素,反应压力水平)的冰浴中,另一半参与者手臂接受室温水平的温水浴作为对照。

研究分为两组进行。一组在接受初次震惊刺激后立即进行了震惊预期测试。第二组在初次经受震惊后24小时进行震惊预期测试。

结果,在第一组,“吓一大跳”后立即进行测试,无论手臂接受冰浴还是温水浴都不会显著影响参与者对两种音调恐惧水平和不良后果的识别。

但是,在第二组,“吓一大跳”后24小时再进行测试,手臂接受冰浴的受试者产生显著的恐惧反应,识别两种曲调产生后果的能力受到影响。而接受温水浴的受试者仅产生略微升高的恐惧反应,识别能力没有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当现实中的压力(手臂冰浴)遭遇记忆中的恐惧(引发震惊的曲调),则现实中原本无伤害的冰浴也会造成强烈的恐惧,产生过度反应。

人一生中,会不断经历各种产生负面情绪的事件,这些威胁性事件和不良情绪一起被储存在记忆中。

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旧有的不良记忆逐步积累。

到了晚年,当遭遇到现实压力时,记忆中的负面教训就会被触发,相关信息被传输给额叶决策中枢,干扰对现实压力性质和程度的判断,进而影响到人的决策——把原本没有现实威胁的事物判断为存在威胁,从而做出更加谨小慎微的应对决策,也就是显得特别胆小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