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师父》根本不实战?说说八斩刀类护手单刀的真实用法

八斩刀是咏春中唯二的器械之一(另一个是六点半棍),也是港台半个世纪以来武侠片中的常客。这和咏春在南方的影响力有关。有趣的是,八斩刀在电影中却没有统一的形象。换一部电影八斩刀就换个样。《师父》中的八斩刀和邵氏电影的八斩刀看起来像不同位面出品。笔者电影看的不多,但是手上正好有一把品相还行的“八斩刀”,非常有代表性。

这把护手单刀全长497mm,全重708克,重心距握把85mm。柄长99.5mm,握把处刀背厚12mm,刀尖厚度3.9mm。刀背在距离刀尖170mm处开始渐窄,到刀尖处刀背收窄为一条线,刀尖中间鼓起,强化穿刺性能。

护手圈中间起脊,护手处厚5.2mm,刀根部6.8mm,小枝7.8mm厚。菱形刀镡,23.8mm宽,护手圈距刀茎50.6mm。

不过护手的数据有些不太准。因为如果木质握把还在的话会撑开一些。原本是这样的

这个风格的刀在18世纪前后的世界各国普遍使用。这个时期的火器虽然普及,但是还没有好用到不需要冷兵器的程度。所以这种形状的刀作为副武器佩戴,比如有阿富汗名刀Khyber,刀长和这款八斩刀/蝴蝶刀几乎一样,25英寸长,约65厘米。

这刀的使用环境是“听到敌人的呼吸声”出刀。这个刀长加手臂,在这个距离正好一攮子把人戳穿。佩剑当然更长,但是使用佩剑的军官一般用的是手枪。可以这么理解:你手里的火器有多厉害,你手里的刀就有多短。或者可以更短,但是不可以没有刀。与此相似的是,这个时期的刺刀也普遍在这个长度。哪怕进入19世纪,夏斯波的刺刀也就这么长。

所以这种武器的潜台词就是:超过这个距离的战斗全部用火器解决。进入这个距离毫不犹豫立刻拔刀。从工艺上来看,如果是国家兵工厂生产的刺刀,那确实可以修长轻便。而清代民间铁匠方面,幸运,或者说不幸的是,金属材料的获得已经很容易了,铁匠师傅们不再像自己汉唐前辈那样珍惜铁料,所以这些民造战刀显得十分粗苯。这个客观因素反过来影响了武师武艺的发展,岭南武师用多了这样笨重的短刀后,开始围绕这个重量锤炼自己的武术,待到这类武术广为流传后,清末的南方刀匠们即便获得了更坚硬轻便的洋钢,也还是倾向于打造这种重的短刀。总之是需求惯性使然。

在预设情景上来说,岭南一带多山多水网。战争主要争夺崇山峻岭中为数不多的平地隘口,火器多用,需要白刃肉搏的时候双方已经贴得很近了。非阵战环境下,船间,林间,极其狭窄的巷间是这种刀最常见的预设场景。

从武术的方面来说,这样有护圈的刀,适合于短促穿刺,不做像佩剑那样更大的护圈,是为武者经常换手做准备。打起来左右手来回换。再一个,短刀上的护具,既是防护,也可以在兼容拳法的时候做攻击工作。攻击动作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杀伤敌人,是以攻带防,主动用护圈打对手,打断或者干扰对手的攻击节奏,给自己创造机会。没有护圈在主动用手的时候就不安全,对手轻轻横斩、横点你的兵器就脱手了。用全包式的护圈,确实更安全,但自己手上的动作就会被妨碍了。关键是,也不便携了。

和电影中多变的形象不同,在岭南地区,“护手单刀”一经出现。这个形制就不怎么变了,并一直沿用到建国初。这也符合历史上铁器形制演变的规律。而八斩刀在《叶问》中变成大菜刀,在《师父》中变成大博依般的猎刀,归根结底都是为电影服务的结果。套路想好看,器械就得大,人物要突出,器械就要有特点,而且是符合人物性格的特点。这和电影中枪越多越杂,最好不同角色全用不同的枪道理是一样的。现实当然是另一回事。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欢乐原始人,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