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吗?

诸葛亮不但是一代名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而且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包括行政、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实属古今第一人,确实是个天才,是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还是历史上的道德表率,是个道德的化身,在历史上具有道德完人的形象。相对于汉末强臣压主,纲纪倾颓,人皆为虎狼羊犬,及至曹魏代汉,司马晋代魏,纷乱扰攘,而诸葛亮却能够对蜀汉忠心无二,鞠躬尽瘁,一辈子执着于兴复汉室的理想,更父子孙三代效命汉室,死而后已。在那个群雄四起,天下大乱,人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年代,至为难能可贵。

在当时,兴复汉室有点类似今天的振兴中华,确实具有崇高的意义。后来代汉的曹魏和司马晋,都是得国不正而且与民无恩,这样诸葛亮就更加令人怀念,因为人们自然要认为,如果诸葛亮的理想实现,那么中国就可能重现大汉盛世,重见汉官威仪,人民也就不用受那么多的苦了。

军事上而言,军事造诣颇深的毛泽东对诸葛亮的屯田、兵器革新、民族和戎等历史功绩是肯定的,但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基本持否定态度。这是为什么呢?

熟谙历史与军事的毛泽东分析事物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让人无法不佩服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力,总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他曾多次指出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严重过失,认为诸葛亮的最终之败怨不得天时,失败的根源在于其军事战略与实践的屡屡失误。

诸葛亮虽然有杰出成就,同时又是有欠缺的,对此我们应该给与客观认识,不应该盲目崇拜。他可称为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战术家、军事技术家、军事管理家和军事理论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和军事谋略家。他“带兵”、“练兵”的能力一流,但是“用兵”的能力是不足的。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纯粹是个年轻文士,年龄只有26岁,也从来没有经受过军事方面的训练,所以并不知兵。刘备生前,终其一生一直把诸葛亮当作萧何来用,从来没有让他独立统军打过仗,每次出征也从来不带他。因此诸葛亮在军事上也一直缺乏实际锻炼,这样刘备死后诸葛亮独立统军时,就体现出军事经验方面的严重不足。

史上所称的“六出祁山”,战略攻魏只有四次,每次行动都在魏方计算中,所以魏国每次都轻松取胜。考察六次对魏用兵的过程,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从一开始的很不成熟,然后逐步走向成熟的。

诸葛亮奇谋为短的局限始终无法克服,因为这种才能来自于天赋,后天无法学习;又取决于个人特质,难以更改。缺乏当机立断的品质,在战场上缺乏创造战机、把握战机的能力,所谓“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在攻魏的过程中犯下了很多低级的战略战术错误,以致连年攻战而一无所获,空使国力虚耗。

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某些方面也有极高成就:

——诸葛亮推演兵法,发明了八阵图。司马懿按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

——诸葛亮损益连弩,发明木牛流马。“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说明他是一个杰出的技术专家。

——诸葛亮治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渭滨屯田时)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管理专家。

——诸葛亮留下了很多军事论述,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

不过,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谋略家,处处被人算计,难以建功,这是一个遗憾。诸葛亮善于带兵,善于练兵,但是不善于用兵,“用兵如神”这四个字和诸葛亮始终无缘。

当一个历史人物成为文学中的人物,成为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后,他就成为了一个抽象的象征,他的历史真实面貌如何已经是另外一个概念,三者各行其是可也。


本文编辑:美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