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 年每个年龄的分性别未婚率分别是多少?
这张图告诉我们,对于任何年龄来说,男性未婚率都是大于女性未婚率,比如 2015 年时 30 岁的男性未婚率为 20.4%,女性为 10.3%,相差一倍。
二,从 2010 到 2015 年,每一个队列的人口的未婚率出现了什么变化?
上图的意思是,在 2015 年时 20 到 64 岁的人口,在过去 5 年里面有多少比例结婚了。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女性的最高值出现在 26 岁,意思就是一个 1989 年出生的人口,从 21 岁(2010 年)到 26 岁(2015 年)一共有 46%的人口结婚了。
这张图告诉我们,在过去 5 年初婚的男性和女性年龄分布有很大差异。女性更年轻一些。
三,从 2010 到 2015 年,哪些人结婚了?
用图 2 的比例乘以每一个年龄的人口,可以得到上图,代表了过去 5 年里从未婚迈入初婚的人口年龄分布。按照抽样比计算,在 2010 到 2015 年,一共有 4490 万男性结婚,同时又 4450 万女性结婚,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抽样比例差异。
这张图告诉我们,在过去 5 年里面,28 岁以下的成婚人口,女性比男性多 740 万。而在 28 岁以上的成婚人口,女性比男性少 790 万。
四,接下来几年,要结婚的男性和女性的数量和比例分别是多少?
从上图可以看到,2015 年时,10 到 18 岁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稳定在 1.2 左右,且 10-18 岁每个年龄人口数量比 19 岁之后的未婚人口数量也要少很多。
四张图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1,「剩女」远比「剩男」少,无论同年龄比较还是总量比较都是如此。
2,当大龄未婚男性结婚时,他并不会去寻找同龄未婚女性——因为同龄未婚女性相比他们来说,数量实在太少了。他们会去寻找年龄更年轻的女性成婚。
3,1990 年之后出生的人口(2015 年时 25 岁或以下)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出生人口下降,但与此同时他们的性别比例仍然稳定在 120:100 这样的高位(各年龄性别比问题参考这个回答chenqin:你听信过最久的谣言或谎言是什么?)。
把上面这三个结论再综合一下,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结论:
1990 年之后出生的男性,越来越可能无法找到配偶。因为和他们同年龄的女性太少了,其中又有一大批会和年龄较大的男性结婚。而比他们年龄小的女性,也越变越少了。
三年前写下了这个回答,chenqin:「2025 年时中国将有 3700 万单身汉」的数据靠谱吗?有什么解决办法?,做了一个预测,越年轻的男性,「终身不婚率」也会越高。2000 年出生的男性,将会有七分之一左右终其一生都无法找到配偶。这个预测在目前看来,应该是越来越可能趋向于现实。
为了验证这个判断,我们用 CFPS 数据做了一个生存分析。将 2010 到 2016 年四个 panel 的 CFPS 数据合并在一起,计算每一个年龄出生的人口的结婚风险,即每个年龄从未婚到结婚的概率大概是多少。
这张图是四个年份出生的女性从 20 岁开始每年的结婚概率。横坐标代表从 20 岁开始的年份,纵坐标代表在该年结束后有多大比例结婚。
可以看到,无论是 1985 年出生还是 1991 年出生,女性的结婚概率曲线几乎是重合的。到了 30 岁(横坐标 10),女性的已婚概率都接近 100%。
这张图是男性的结婚概率。可以看到,不同年份出生的男性,其结婚概率曲线明显不重合——新出生的男性的结婚概率曲线,红线比蓝线低,黄线比红线低,一年比一年在降低。
按照现在的曲线向右延伸,我们能大致想象到,男性的婚姻概率曲线很有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发散,等 1991 年出生的男性到了 2021 年 30 岁时,已婚比例可能沿着现在的曲线到 75%左右,甚至更低。见下图红线的一个猜测。
根据历次普查数据计算,一个 30 岁的男性,2000 年时的未婚率是 10%,2010 年的未婚率是 18%,2015 年的未婚率是 21%(由于抽样代表性问题,和 CFPS 计算的比例有所差异),2020 年的未婚率会上升到 25%,未来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到 30%甚至更高。
在 2015 年时,我们每看到 1 个 40 岁未婚的「剩女」,必然同时存在 4 个以上的 40 岁未婚「剩男」。
所以,「大龄剩女如此多,剩男却寥寥无几」并不能代表全局。
事实是,比起「剩男」来说,「剩女」完全是可以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