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就是地狱吗?

曾经看见别人转过这么一个朋友圈,让我颇有感触。

“幼时学艺,有一位评书老艺人告诫我:记住!天下人都说这人不好,但他对你好,你就得说人家好。天下人都说这人好,但他对你不好,那就是不好。恩怨分明是豪杰。小恩怨都糊涂,还谈什么大是非?”

记得上大学时有一个朋友,他平时喜欢开些玩笑,但是有些玩笑总会无意之间伤害到别人,再加上他平时的某些细节不见得能够让所有人都接受,所以大家好像从心里不是特别喜欢他。但比较特别的是,他似乎从来不和我开这些玩笑,所以我们相处得很好。偶尔也能听到其他朋友说他说话不受人待见,我听了笑着打着哈哈,我并不是否认这些,而是这些并不足以使我去否定他,因为我和他相处还算愉快。

然而并不是在所有时候,我们评价一个人时都能做到理性对待。倘若很多人都说一个人的不好,当我们听见这些时,就算打心里并不这么认为,也还未见得就会去反驳这种说法,能做到闭口不言已经是君子了。但是往往,我们的想法会为别人的这些意见所左右,甚至在我们还没来得及用理性的眼光去做自己的注解的时候,我们就从情感上接受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判。纵使,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我们的这样评价感到疑惑,但和朋友、闺蜜、亲人的意见作对相比,也就不算得什么了。这样做是有进化学意义的,我们能够在接触一个人之前先借别人之口了解一下,趋利避害嘛,避免跟那个人接触以后才悻悻地说一句“这屎里有毒!”的尴尬。

然而这仍然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最危险的莫过于你根本没有这样的疑惑,而是直接拿过来别人的评价,日后回忆,居然只记得这是自己根深蒂固的想法。没有特别的理由,他也并未损伤我的利益,但我就觉得他是错的,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勾画出一个缺乏想象力的非道德图式,用这个去嵌套别人的行为,诛心太容易了(比如,女:“我不爱你了,我们分手吧”,男:“为什么?”,女:“不为什么,就是没感觉了”,男:“你是不是脚踏两只船了?”…)。而尝试理解别人却比粗暴地钉死别人来得困难得多,一方面,这需要敏锐的分辨能力和公正的道德本分,另一方面,还要有理解的耐心。然而,这两点在很多时候似乎要求过高了,从理性上来讲,一个人的品格中有精华亦有糟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从感性上,我们就陷入了一个情感两难的境地。我们很难恨一个人的同时去爱一个人,那样很分裂,很难受,而压抑爱明显比压抑恨要舒服和简单的多,那么当我们从别人那里草率地拿来一个对他人的不利结论时,激动地“同仇敌忾”似乎成了一种难以打破的条件反射。

以前听一个哥们讲过这样一个事情,当时他刚刚和一个姑娘交往,而一个巧合,他得知这个姑娘的闺蜜在某个公开场合明确表示过他两不合适,这哥们很生气:“我tm交个女朋友关你屁事了,你觉得不合适,还tm大肆宣扬……”跃跃欲试,当时真想找她说道说道。俗话说的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到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不能用自己的道德判断来评价别人。别人做出了一个行为,它可能损害了你,可能在你看来是不道德的,但是从他的角度看,或者说从一个中立的角度看,他的做法是道德的甚至高道德的,完全没有问题的。一个正常的道德的做法不应该受到谴责,而应该获得理解。

在美剧《纸牌屋》中,有一个情节令我映像深刻,后来担任党鞭的杰姬,在之前为了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想要把现任的大法官扳倒,于是准备抖出他早年间有私生子的事情。但是这个人对她很有恩情,于是杰姬来到法官的家中,告诉他她准备拉他下马的计划,让他早做准备。而这个时候,那位法官只说了一句:“我能够理解你,但是永远不能原谅你”。这位裁断了一生对错的法官,在最后一次决断攸关自己利益的问题时,也难得地保持了绝对的理性和公正。从感性上面来讲,你是我的下属,我对你有恩情,但是你要毁灭我,我自然不能原谅你;但是在理性上,这就是政治的规则,我不会用我的道德逻辑去挟制环境的规则和你的道德伦理,我应该也只能表示理解。

有一句话叫做“他人即地狱”,此语出自萨特的剧作《禁闭》,其中描写了四个魂灵坠入地狱,地狱中没有酷刑,也没有火焰,有的只是其它三个同类,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自己的每个想法都深受他人的影响,他们彼此憎恨对方,让这个本没有暴力的环境充满了折磨。

如若将他人都视为地狱,我们又将身处何方?


朋友们,搜索我的微信公众号“脑子有话讲”获得更多的内容和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