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既温雅,事亦详实。”泰和县(今江苏吉安市内)乡村的草屋里,大诗人苏东坡手捧书稿,高兴地说,“这是我读后的真实感受,绝无半字虚言!”
“能得名满天下的东坡先生谬赞,幸甚!”他面前的中年人听后,起身抱拳行礼。但见此人穿着普通的布衫,头发微白,眼睛眯成一条线。他叫曾安止,字移忠,号屠龙翁,只能看到一丈内的东西。
“移忠兄在几近失明状态下写成如此务实的著作,足见你一片忧民之心。被贬南行以来,今天我最畅快!”苏东坡生性豪爽,对自己被贬之事毫不避讳。原来,59岁的他因朝廷党派之争被贬,从南康军(今江西境内)起程,过庐山,经湖口,快到泰和时,听闻本地盲学者曾安止写了一部关于水稻的专著。心存疑惑的他登门拜访。曾安止以粥茶相待后,向苏东坡出示书稿。
苏东坡老年像。(网络图)
“还请东坡先生指正!”曾安止诚恳地说。
“移忠兄过谦。苏某在想,如果此书能记录种植水稻的农器,再配上图,那就完美了。”
“言之有理。只是农器研究又是一门学问,绘图则更讲精细。老朽体弱多病,空余一双眼珠,这个愿望此生恐怕无法实现了。”曾安止的声音越来越低。
“切勿伤感。屠龙翁之号,那是何等豪气?有感于移忠兄良苦用心,我特赠诗一首。”苏东坡适时转移话题。
很快,在曾氏书房里,苏东坡挥笔写成《秧马歌》一诗。“秧马”是当时拔秧、插秧时减少劳累的一种木制农具,可坐于其上。此诗(含导语)不但形象描绘了秧马这种农具,还体现了苏东坡对曾安止关心农业的认可。
此时是1094年秋,北宋哲宗皇帝在位。
古代插秧坐的秧马。(网络图)
爱民学者 眼近失明
江西泰和县城西门外有一村庄,名唤文溪村。村子与赣江相邻,风景秀丽。村中有一曾姓宗族,先世本是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人,北宋初迁于此。庆历年间,曾家出了个曾肃。不喜功名、独爱看书他一边田间耕种,一边闭门攻读各类典籍。
曾肃育有四子四女,其二子曾安止幼时聪慧,胜过其它兄弟。曾安止学父亲样,闭门苦读,头悬梁椎刺骨,夜以继日。学习太过刻苦,导致眼睛轻度失明。
风光旖旎的泰和县。(网络图)
曾安止26岁时解试及第,通过科举考试第一关;三年后考取进士,被朝廷授予丰城县(今江西丰城市)主簿。多年后,他调任彭泽(今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县令。在任期间,他为官清廉,体察民情,公务之余到农田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可惜天不遂人愿。曾安止身体既差,视力下降也越来越快。1090年,曾肃病逝,孝顺的他过度伤心,导致双目几乎看不清事物。正值壮年的曾安止不得不选择辞职,回到泰和老家。
塞翁失马。辞去公职的曾安止摆脱繁杂的公务,有时间进行农业方面的深入研究,完成自己多年以来的心愿——写一部关于水稻方面的农业学典籍。
准确地说,这个愿望是他任彭泽县令时产生的。一则,民以食为天,解决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不仅是朝廷关注的头等大事,也是诸如曾安止一样的士大夫的追求。二则,当时的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给荔枝、牡丹等作谱写书,却很少人潜心研究农业,关注水稻;曾安止认为这种追逐浮伪奢华而轻视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这种现象很不足取,自己有必要著书来纠正这种风气。
很快,曾安止踏上了编写农业学典籍之旅。
盲者奋笔 填充空白
盲人学者曾安止的研究创作之路比常人更加辛苦。白天,他在童子的牵引下深入民间,走访老农。对老农所提供的水稻情况,他尽可能到水田边进行实地考察,再收集样品带回家研究。晚上,他则坐在豆大的油灯下,或在书堆中查阅前人成果,或整理当天走访老农的笔记,直至夜半三更。
经过数年的辛勤劳作,一身是病的曾安止终于完成了一部5卷本的水稻学专著——《禾谱》。
今本《禾谱》影印本。(网络图)
此书分稻名篇、稻品篇、种植篇、耘稻篇等内容,详细介绍了50多种以泰和县为主的江南水稻的品名、特征、耕种技术等,其中包括早禾秈品14个、糯品14个、晚禾秔品13个等。
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禾谱》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对历史文献和现实所用的水稻名称进行“三辩”,以澄清水稻品种的混乱,为厘清各种水稻的区别打下基础,并为后人研究农业作参考。“三辩”即总名、复名、散名之辩。如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方言不同名字的同一水稻集中在一起,选其中一种名字作为代表。
从地域上把江西与江浙闽等几个水稻产区连成一个整体,这是《禾谱》的又一亮点。专家把此书与江西、浙江、福建等省的十二部地方志进行对照,发现《禾谱》中所载的如八月白、黄糯、秋风糯等多种水稻与地方志所记载的类型相符。通过对这些水稻进行研究,可得出古代江南地区水稻演变的某些规律,这些规律对后世农业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产于江浙一带的秋风糯。(网络图)
作为我国第一部水稻品种专志,《禾谱》填补了我国历史上水稻研究的空白,对江南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艰难问世 遗珠流芳
话说曾安止虽完成了《禾谱》的撰写,并得到第一位读者苏东坡的高度认可,但他实在无力对此书进行补充并出版。8年后,诗人宋祁路过泰和,本想拜读《禾谱》,因曾安止病逝不了了之。又17年后的1114年,时任庐陵郡守的宋祁从友人处得到《禾谱》手稿。读着书,想着曾安止拖着病体写书的情景,宋祁“不觉潸然”。不久,在宋祁的安排下,《禾谱》得以付梓出版。
100多年后,南宋耒阳(今湖南衡阳境内)县令曾之谨从《苏轼诗集》中得知当年苏东坡拜访祖父曾安止的故事后,对《禾谱》一书未记农器的事儿耿耿于怀。为完成先辈遗愿,他花数年时间写成《农器谱》一书。出版前,他将此书附于《禾谱》后面,交由同乡诗人周必大题书名并写序,周必大称赞《禾谱》“皆考之经传,参合古今,制无不备”。《禾谱》终于得到流传。
多年后,大诗人陆游阅读出版的《禾谱》时欣然作诗:“欧阳公谱西都花,蔡公亦记北苑茶……曾侯奋笔谱多稼,儋州诗罢深咨嗟。”
《农器谱》所记载的牛转翻车。(网络图)此后元、明、清三代,由于战乱原因,《禾谱》原本散佚。可喜的是,由于泰和本地县志、各类笔记及曾氏族谱有所记录或转载,所以千年之后的今天,后人仍可以得见它的主要部分。目前,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学者们对《禾谱》一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禾谱》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沧海遗珠,盲人学者曾安止爱农之心凝结的我国第一部水稻学专著终得以光芒四射,流芳百世。
---------------------------------
【参考资料】
1、论文《宋代耒阳县令曾之谨对中国农耕文化的贡献》,作者曾雄生。
2、《<禾谱>及其作者研究》,作者曹树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
作者:魏德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