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化学和生物的人都知道,臭氧层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很重要。那么你知道臭氧洞是怎么形成的吗?南极地区的为什么会出现臭氧洞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臭氧?
臭氧是一种由3个氧原子组成、有特殊 “臭”味的气体,主要分布在平流层,特别是在离地面 20~30千米的臭氧层里浓度最大。臭氧是一种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和氧化性很强的物质,它在平流层中的生成和分解与太阳辐射有密切关系。臭氧是一种痕量气体,在大气中含量很少。在标准情况下,如果把大气柱中的臭氧全部收集起来,其全球平均累积厚度仅为3毫米左右,即只相当于两枚 5 分硬币的厚度。
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命的盾牌。若没有臭氧层,地球生灵面临的将是灭绝。
南极臭氧洞是怎么形成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是下降的,尤其是在南极地区下降最明显。80年代中期,日本和英国科学家先后发现,春季南极站观测到的大气臭氧总量值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30%~40%;随后美国科学家用卫星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在春季 ,南极地区臭氧总量急剧减少,会出现低于全球平均值30~40% 的闭合低值区,与周围地区相比,就显得南极洲上空出现一个臭氧低值的“空洞”,这就是南极臭氧洞。近几十年来,北极地区的臭氧也是减少的,但迄今为止,还未出现过像南极那样的 “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并不是全年都存在的,只在南极春季出现。通常南极臭氧在7月下旬开始减少,8月中旬后就出现较为明显的臭氧洞,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臭氧洞的面积最大,10月底后臭氧急剧增加 , 臭氧洞逐渐填塞,12月中旬恢复正常,就不再有臭氧洞了。
南极臭氧洞的强度和范围时大时小,每年都是有变化的,“空洞”中的最低值也是波动的,并不像有的媒体所说的“日益加大”哦。
图文/陆龙骅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