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成瘾”今天起正式被列入精神疾病!游戏还能好好玩吗?

早在年初的时候,大家就听说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的决定。你知道吗?相关的规定从今天起正式生效了!WHO将通知世界各国政府,将游戏成瘾纳入医疗体系。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这些症状你有没有?

其实,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游戏成瘾已经被列为精神疾病,但也有很多研究认为,适度适度玩游戏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对电子游戏对激发和活跃人类思维方面的研究,以及了解一下家长和孩子应该怎样对待游戏吧!

先做玩家,后有发言权

有一条公认的法则:协调能力差,智商偏低的人是当不了游戏高手。最早下此结论的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认知学教授詹姆斯·奇。引发其研究兴趣的原因是,他使出浑身的解数也赢不了自己8岁的孩子。岂止是赢不了,而是相差悬殊。同时接触一个新游戏,孩子很快便游刃有余地开始升级,而他却多次陷入茫然,不得不向孩子请教操作秘诀。于是詹姆斯·奇决定弄清楚电子游戏对人的智力和思维到底有什么影响。

詹姆斯·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记录了初玩游戏者的大脑葡萄糖的代谢率。葡萄糖代谢率能显示大脑消耗了多少能量,因而也可以据此推断大脑做了多少功。扫描结果显示,初玩游戏者的大脑葡萄糖消耗量很大。而玩过一段时间后,游戏水平明显提高了,可是大脑的葡萄糖消耗量却显著降低了。这足以证明游戏的难度锻炼了游戏者的操控能力和思维能力

生活中总是会有心灵手巧的人,他们既会修电视机、收录机,也会修自行车和洗衣机,成为人们夸赞的能人。什么原因使他们如此能耐?原来是技巧带有普遍性,加上触类旁通的机敏使然。那游戏的技巧自然也带有普遍性,同样能够用于现实世界。据詹姆斯·奇在纽约市贝斯 - 伊斯雷尔医院的调查,每周玩三小时左右电子游戏的腹腔镜外科医生的手术出错率比那些不玩游戏的同行低近40%。这从侧面说明,有节制地玩游戏的确锻炼了人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关键时刻的灵敏反应

用科学实验证明观点

研究发现,有玩游戏习惯的人遇事更善于动脑筋,能够轻松自信地对待困难,所以他们的性格就显得平和开放。因为现在的游戏难度越来越大,要想战胜虚拟对手不断升级,必须潜心静气地破解其中奥妙。马虎急躁,是肯定不会成功的。这也正是电子游戏有益智力的关键所在。

还有一种说法——有玩电子游戏习惯的人做事注意力会不集中,尤其会对我们的学习成绩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验证此观点的正确与否,詹姆斯·奇专门选有玩游戏习惯和没有玩游戏习惯的人做了一个实验。两组志愿者分别在封闭嘈杂的环境中阅读20分钟,然后对他们的大脑进行磁共振扫描,根据血流的分布情况,来判断他们精神集中的状况

结果显示,即使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集中精神关注焦点的,正是那些有游戏习惯的人。因为他们的大脑能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多巴胺系统能刺激游戏者为得到奖励而不停探索新方法,所以他们的精神更容易集中,并相对保持较长的时间而不分散。从实质上讲,多巴胺不是奖赏,它是激励人们去尝试新的知识,没有它,我们的大脑就会退化,更谈不上知识的更新。

综合大量的事例,詹姆斯·奇发现,玩电子游戏的优点是:他们对系统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善于探索,并依靠自身的经验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他们思考问题更客观、全面,办事更有耐心和韧性,还能有效调动周围的一切积极因素,以便自己获得更大成功。

做一个自律、有节制的玩家

客观地讲,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人,因整日沉湎游戏而影响了学习成绩,在中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没有高分就无法挤进好的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焦虑情绪是不难理解的。

而作为一个聪明的家长,发现孩子喜欢游戏后,应该要学会主动介入其中,和孩子一起玩。玩的过程中有过不去的槛儿,虚心地向孩子请教学习,得到大人的尊敬和重视是孩子内心渴望已久的。孩子们只有在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得到一定重视的情况下,才愿意与你们沟通,只有在顺利沟通的情形下,引导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子无方的家长才板着面孔,不懂装懂。

需要提醒小伙伴们的是,你如果还是一名学生,或是自制力较差的人,一定要在征得父母允许的情况在玩游戏,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另外,在游戏的选择上,也需要家长为把关决定,因为不同的游戏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刚刚玩游戏的新手,打好有节制的基础,不接触不健康的游戏,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