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一般巨头或者官方推出的产品、应用等总是值得信赖的。出问题的话一般都是“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比如被黑客攻破导致用户隐私被窃取等。但自从Facebook的用户隐私泄露丑闻被曝光后,人们才发现所谓的巨头或官方也并不是那么“可靠”的。
而就在近日,备受球迷喜爱的西甲竟然也出事了——官方APP在收集用户的信息!对于受众群体广泛的西甲官方来说,这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却真实地出现在眼前。这是不是也意味着,还有很多出乎人们预料之外的隐私收集手段?国内应用或者产品是否又会“神展开”,拓展自己榨取用户价值的“新思路”?
世界杯期间第一个“丑闻”?西甲官方APP中招
不可思议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一个官方APP承认它正在偷偷地“听”取用户的信息!据西班牙报纸El Diario报道称,西甲官方的流媒体应用一直在“倾听”用户的信息。当GPS检测到用户在酒吧时,该App就会激活麦克风,用以检查现场是否正在非法地播放西甲赛事等有版权的内容。而这种“倾听”,自然不是用户想要的。很显然,这已经是世界杯期间的第一个“足球丑闻”了。
西甲官方对此表示,这是在捍卫自己的利益。同时西甲官方声称,无转播权的非法转播让其“每年损失超过1.5亿欧元”。西甲官方还进行了其他辩解——它收集的唯一数据是统计数据,而不是个人数据。但这也意味着,任何音频和地理数据都会变成数据点。
此外,西甲官方还认为,受影响的用户只是那些选择西甲,且激活麦克风并被收集GPS数据的人。但这并不是理由,因为西甲官方应该在用户同意相应的条款后才采用这样的举措。 而最新欧洲的新隐私法GDPR,已经明令禁止这种做法。根据GDPR的规定,用户必须能够在同意条款之前,轻松且清楚地理解他们正在签署的内容。这也意味着,西甲官方的做法是错误的。
出乎意料的隐私收集手段层出不穷,用户成“待宰羔羊”
事实上,官方或巨头主动“犯事儿”早已经不稀罕了。只是它们采用了较为隐蔽的手段,不会被人们轻易发现。而在被曝光后,人们才真正了解那些出乎意料的隐私收集手段竟然层出不穷。
早在此前,就有开发者曝光LG的智能电视会发送用户个人信息到它公司的服务器,这些信息包括用户观看的频道和习惯等。LG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去分析用户喜欢的节目、习惯、查找的关键字等,以向目标用户提供相关广告。这也意味着,LG采集数据信息是为了完善它的“智能广告”功能。通过这个功能,广告商可以在最恰当的时间点投放广告给最适合的观众。
此外,扫地机器人也被曝光被黑客利用内置的感应摄像头,去收集用户的信息、窥探个人隐私;儿童的各种语音玩具等,也成为一个被看成“金矿”的信息源;为了家庭安全而安装的摄像头,成为泄露隐私的通道……在这些匪夷所思的收集手段面前,用户成为了“待宰羔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失,最轻微的后果也是让自己被无穷的广告所困扰。
国内企业“有样学样”?加强保护意识已迫在眉睫
面对这些手段,人们是惶恐的。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却是一片让它们兴奋的“新大陆”。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巨头或官方被曝出的隐私泄露事件愈来愈多。就在6月中旬,A站发布公告称遭遇黑客攻击,近千万条用户数据外泄。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黑客所为,但身为二次元大本营发生这样的事件无疑会让用户心寒。排除“贼喊捉贼”的可能性,其实最怕的还是国内企业“有样学样”。万一自己就“做了贼”还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那么用户岂不是白白“受伤”?
归根结底,当下中国网民对保护隐私的意识还不够强。“互联网女皇”今年发布的报告就指出——相比其他国家,中国互联网用户更愿意为了利益分享自己的数据,隐私观念还有待提升。不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就不会为了隐私而去“战斗”,更会让部分国内企业愈发肆无忌惮。为此,国内用户加强对隐私的保护意识已经迫在眉睫。(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