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参半,明将杨嗣昌是怎么死的?

在明末的这段历史中,杨嗣昌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人物。这位明末重臣,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误国误民的权奸。的确,嚣张的杨嗣昌招来很多“政敌”,骂他的人多如牛毛,但是无论怎么弹劾,就是不罢官。即使崇祯知道他做错了事,也仍然支持他,就是打了败仗,受处分的总是别人,而他却能升官。

崇祯九年(1636),兵部尚书张凤翼死了,勤政的崇祯逐渐感到朝中无能臣良吏,就想提拔一批官员,最终选中了杨嗣昌。

次年初,崇祯起用在家丁忧服丧的杨嗣昌,杨三次上疏推辞未果,只能赴京听任,此举随即引起朝野一片哗然。其中,东林党人反对最强烈。那么,东林党人为什么那么讨厌杨嗣昌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简历吧。

杨嗣昌,字文弱,武陵人(湖南常德),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其父为崇祯初年力主抚议最后被革职下狱的杨鹤。

崇祯七年,出任宣大总督,自诩精通兵法的他向崇祯提了不少建议。其中有些确实不错,如官方开矿招工以瓦解私矿矿徒造反等。

进士出身的杨嗣昌,口才真的很好,在崇祯帝面前能侃侃而谈,什么天文地理五行兵书等,将崇祯“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嗣昌锐意振刷,帝益以为能。每对必移时,所奏请无不听,曰:‘恨用卿晚。’”

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军,杨嗣昌上奏崇祯建议“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为围剿农民军,提出“四正六隅”的“十面之网”,就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构成“十面之网”,让农民军成瓮中之鳖。

实际上,杨嗣昌的策略确实不错,要是执行到位,李自成肯定死无丧身之地。

但他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明朝末年的将领多数已经不听中央的命令了,执行力度肯定大打折扣。加上打仗就是烧钱,当时的大明朝的国库早就空了。

为了解决全国财政问题,杨嗣昌竟然用起汉武帝时期的均输法。结果可想而知,沉重的军饷平摊到平常老百姓身上,加上这些百姓本身就受到天灾的影响,哪里还有剩余的钱财?最终的结局就是军费没筹到多少,反而搞得有些地方原本没造反的也开始叛乱了,而那些原本就活不下去的农民更是死心塌地地追随李自成的起义军了。

做事不行,杨嗣昌用人更是错。他认为总督河南的王家桢软弱无能,就举荐福建巡抚熊文灿代任。《明史》载:“嗣昌乃荐文灿代之。”

尽管两人素无交往,但是熊文灿任福建巡抚时成功平定了东南海盗,招抚了郑芝龙,让杨嗣昌看到了希望。

其实,熊文灿的“招抚”政策在一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走投无路投降了。李自成带着刘宗敏等残部十七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里。但是,一年后,张献忠再次反叛,李自成也东山再起,朝廷议论纷纷,崇祯闻变大怒,随即下令逮捕熊文灿,并于1640年将他处死。

杨嗣昌想先剿灭农民军的想法落空了,而关外的后金却虎视眈眈。1638年(崇祯十一年)冬天,后金大军兵分三路第四度南侵,朝野震动,崇祯战和不定,杨嗣昌力主议和,但大将卢象升却主张坚决抵抗。

杨嗣昌利用手中的兵权,事事掣肘卢象升,致使卢象升屡次失利,最后战死。

崇祯、杨嗣昌想和后金议和,不得不暗地里进行。杨嗣昌推荐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就因按照崇祯的意旨私下和后金议和泄露计划而被杀头。

东林党人开始弹劾他,杨嗣昌被骂陷害忠良。至此,杨嗣昌的议和计划失败了。

1641年(崇祯十四年),张献忠农民军破襄阳。重病之下的杨嗣昌,惊惧而死。据明朝有人记载,“廷臣闻嗣昌死,欣然有得色。忘国徇私,幸败乐祸”。《明史》也载,“廷臣闻襄阳之变,交章论列,而嗣昌已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