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总是比我的好?

人在忧郁逆境的时候,总会瞎想,为什么别人过的比我好,为什么老板总是针对我,为什么比人的对象总比自己的优秀...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呀?


原因可以用一个“欲”字便可解释。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人都有一颗“上进”的心,他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想要获得别人的尊敬,想要获得成功,而“别人的认可”、“别人的尊重”和“成功”,这些都是你的“欲”。

举一个朋友的例子:他在上高中的时候是一名众人皆知的差等生,每次模拟考试总是稳稳的在班级的倒数10名内。还记得,那天的天气异常的闷热,电扇都已经开到最大了,脸颊上、脊背上依然是大汗淋漓。于是他就拿着桌上的扇子使劲的扇。扇了几下,就感觉犹如在沙漠遇到了甘泉一样舒爽。当他正打算继续舒服的时候,坐在她前面的女生,夺走了他手中的扇子,结果,有很不幸的被巡查的班主任看到了。把他们叫了出去,问了一下缘由,班主任白了他一眼并没有理睬,而对那个女生说:“你成绩这么好,跟这种人闹什么呢!....”并训斥她:“一点不遵守纪律,你父母怎么教你的,学习也不知道上点心,一天天就知道玩...”。


诸如此类还有好多,我就不再赘述。发生这件事以后,他心里默默的问自己:“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成绩比别人差就该受到歧视吗?凭什么?”。虽然收到了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因为此时而自暴自弃,而是,开始奋发图强,别人打牌、聊天、听音乐的时候,他在学习;课下,别人去逛街,他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日日夜夜,反反复复,他的学习成绩终于不负众望,名次达到了校级前20名。有一日在办公司又碰到了那位老师:“表现很好,继续加油!如果是以前,他可能会说:“狗娘养的,这次看得起我了吧!”但是他并没有说,而是:“谢谢老师当年的教育"。

高三高考,他成功了,以全校第5名的成绩考入了一所一本大学,而且比那位女同学考的还要高。他满足了,从得到老师的认可到考入名牌大学,他成功了,他成功的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原来别人不一定比我要强。 

再拿琅琊榜中的事件做例子:当誉王借用私炮坊一事把太子打击之后,梅长苏劝他先停手,不要再进一步打击太子了,但是誉王并没有听,反而继续在皇上面前说太子诸多的不是。誉王本以为这样,皇上会觉得他公正无私。其实呢,皇上并没有夸他,反而怪他,怪他不懂事,怪他落井下石,并且这件事也在皇上心里留下了阴影。想想为什么誉王没有听梅长苏的话呢?单单从“欲”的角度来讲:是因为誉王想要把太子赶紧打败,想要太子无人可用无计可施,想要顶替太子之位,以便今后能登上皇位。因为誉王有欲望,在皇位作为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前行。最终也因为没有满足而被自己的欲望所毁灭。

誉王的失败因为他内心深处的欲望形成的,人无欲即无所求,无所求就不会产生别人总是比我强的想法。一件事情被完成的程度与自己开始的预估能否匹配成功,便成为了你内心的衡量标尺。所以,有时候不需要想那么多,刚开始的目标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过程只要尽力的去完成目标就可以了。这样,我想即使你的内心产生别人比你强也会好受一点。

所以,我不一定比别人差,别人也比我强不到哪里去!


文章首发:本文由美呗网首发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美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