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我这法门一般人修不来

所谓佛经,就是出自释迦摩尼之口,身后由弟子们编录成籍的思想著述。而在中国,有一本经书竟然是出自本土僧人的著述,那就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讲述,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坛经》,《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昔日灵山说法,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诞生了佛教禅宗的初祖。在印度传了二十六代,传至菩提达摩,已经是二十七代。后来达摩东渡,住进嵩山少林寺。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咸亨三年,五祖弘忍为觅法嗣,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其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听说之后,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将两偈比较,认为惠能的悟境高于神秀,于夜里私下为惠能宣讲《金刚经》大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惠能大悟,五祖便将衣钵传给惠能,命他连夜南归。

惠能“直指人心”的“顿悟”虽然深得五祖的赞赏,但是并不代表神秀就是碌碌之辈,其实神秀的“渐修”,慢慢来,一步一步修行,才符合更多人的根基。顿悟谈何容易,所以六祖曾说:“我此法门,乃接引上上根人。”上等根器还不算,要上上根器,最上等智慧的人。才有可能想彩票种特等奖那样一句话就顿悟了。

惠能离开北方后,恢复前代佛教僻居山林,抗迹尘外的宗尚。一生远遁岭南,应是考虑到北方特别是两京一带主要是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渐修派的势力范围,不愿涉足这一是非圈。南顿北渐,当时南北二宗虽然没有后世禅籍渲染的那么尖锐对立,但多少存在着观念上的矛盾。同时惠能个性使然,不愿交游权门,刻意与朝廷权贵保持一定距离,仍保持了自达摩以来历代祖师山林佛教的特色。

虽然远离尘世,但是惠能主旨上还是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他认为若真修行,在家亦可,不一定非要出家。指出在家修行,长行十善饶益众生,终能成就。出家修行,若不能身语意三业清静,也是枉然。惠能的佛法开示,被后世尊之为经,在佛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