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里透白与众不同 “永乐甜白”为何成为白瓷顶峰?

●甜白釉僧帽壶 ●明永乐,高19.7cm,通流长16.7cm,足径7.5cm 壶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称“僧帽壶”。阔颈,鼓腹,瘦底,圈足。壶身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通体施甜白釉,无款识。此壶釉面恬静莹润,壶式借鉴于藏传佛教使用的金属质器皿,瓷制品始见于元代的青白釉瓷。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汉藏文化交流频繁,景德镇御器厂曾大量烧造僧帽壶,其中以白釉和红釉制品最为名贵。清代康熙朝曾仿烧永乐和宣德时的白釉、红釉僧帽壶。

白瓷,在永乐一朝,终于达到了白里透白、与众不同。

这种白,去除掉了一切可以呈色的杂质,从根本上摆脱了“闪青”的影响,成为后世白釉的楷模。

这种白瓷,还获得了瓷器史上,仅有的一种通感的称谓-“甜白”。没有别的瓷器可以享有这样的殊荣了,“甜”,居然用人们最喜欢的一种口感,来形容它的温润美丽。

永乐甜白釉是古代白瓷的顶峰,与宣德炉齐名,“后世一直试图超越未果,索性就将其视为榜样”。有清一代,康雍乾三朝都大肆烧造过白瓷,但是始终无法比肩前辈。


早期白瓷是在青瓷之上做减法

早期的白瓷,其实是青瓷的改良版。前人用了将近一千年时间,把青瓷中的青色去掉,就烧造出了白瓷。白瓷和青瓷一样,着色的元素是铁,如果能控制胎釉中的铁含量,使之低于1%,就可能烧出白瓷。

“白釉追求的是减法,减去一切可能影响呈色的杂质,在景德镇洁白如玉的高岭土上,施以透明釉,让白是白里透白,从根本上白,永乐一朝做到了。”

河南安阳北齐(575年)范粹墓中,就曾发现早期白瓷,它虽然不白,但是没有使用化妆土,“仅凭本色”。到了唐代,邢窑白瓷独领风骚,天宝年间的百宝大盈库,是皇帝私库,专门用于赏赐,所以带“盈”字款的白瓷一度被认为是国宝。宋代的定窑更是把美白不断进行下去,甚至镶金银口。可惜的是到北宋末年,遇到了对道教和“青词”情有独钟的宋徽宗,白瓷被迫隐退。到了大金,完颜部色尚白,定窑白瓷一直发展不断。

元代,终于,制瓷业开始移师景德镇,景德镇的高岭土,让白瓷如鱼得水。“有了宋青白瓷的锤炼,卵白釉如夏蛇之蜕令其脱胎换骨”,尚白的马背民族,把白瓷作为了宫廷用瓷的首选。

永乐皇帝偏爱白瓷远胜过玉器

景德镇官窑制度也就在元代诞生。而后日子一晃,转眼到了明朝,朱元璋的儿子永乐,最好的,刚好就是白瓷。

他喜欢甜白瓷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进贡了一个玉碗,永乐皇帝不喜欢,把这个碗退回去了,并且这样解释:我天天用的都是瓷器了,而且瓷器洁白光亮莹润,最合我的心意,所以这个玉制的东西,我就不感兴趣了。“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还。谓尚书关赐曰:联朝夕所用中国磁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

洁素莹然,指的就是甜白瓷,永乐对于这种瓷器的偏爱,甚至远远超过了玉器。

另据资料显示,在永乐御窑厂瓷器生产中,白瓷是最重要的一个品种。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清理景德镇珠山中路东段御窑遗址时,从第四层开始出现永乐瓷器,主要是甜白釉瓷和青花瓷残片。“第五层为白瓷片堆积,厚5-55厘米,其中有僧帽壶、靶盏等。”在公馆地段的御窑遗址发掘中白瓷出土也占第一位。在各类瓷器的编排整理中,白瓷的数量和品种总是占重要的位置。

那为什么永乐皇帝如此偏爱白瓷?一种说法是,白色在古代文化中同“孝”“哀”,永乐是想以此表现出自己其实很孝顺。另一个传说是,僧人道衍曾辅助当时的王爷朱棣,道衍说过“若蒙殿下不弃,当奉上白帽子戴”,他所说的王字头上加一个白字,其实就是暗指“皇”,所以,朱棣登基后,一直以白为吉祥。

以薄胎著称,有些甚至呈脱胎感

永乐甜白釉,胎体中云母含量较多,石英的颗粒大小均匀,所以胎体比青白瓷、枢府白釉更为精细。同时,它更以薄胎著称,有些甚至达到“脱胎”的感觉。这种脱胎、半脱胎效果的取得,一是原料选择和调配很成功,瓷石加高岭土配出的原料有极好的成型稳定性,做得很薄时也不会散架和破裂;二是制作工艺也发挥得很好,重要的是烧窑工艺要精确控制窑温和时间,如果窑温不够,出现生烧等不良现象,出不来透光效果,如果窑温过高,烧窑时间过长,如此薄的坯件会变形,或出现过烧现象。从前,半脱胎、脱胎的薄白瓷,被认为是永乐白瓷时代风格的代表。

至于它甜白的“釉”,“永乐甜白釉中存在大量固体微粒,其中大部分是残留石英、云母残骸及钙长石,这些固体微粒在数量上要比枢府窑卵白釉明显较多。除此之外,永乐甜白釉中还存在较多量的小气泡,大量固体微粒和气泡的存在使入射光产生强烈散射。明永乐甜白釉具有比枢府窑卵白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其原因就在于此。”资料显示,李家治教授对甜白釉评价相当高。

永乐白釉还有一个特点是白釉上面有比针尖还小的棕眼,星罗棋布。明朝王世懋的《二委酉谭》、朱琰在《陶说》中引《世物绀珠》都以称赞的口气说到永乐、宣德瓷器釉面的这一特点:“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