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战阵之中,三四米的长枪如何战斗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容易:“大劈大封为最上”。但是这动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滴不容易。正好,这款邕江里出的典型的刀矛头,特别能体现“大劈大封”是怎么回事。
刀矛这种玩意,在汉代是没怎么出现的。基本上都是宋代和宋以后出现。在古代也不叫刀矛。至于叫什么其实有争议。有些人认为应该叫笔刀。这个我目前不置可否。因为《武经总要》记录中的笔刀和目前认为是笔刀的东西在图像上差异实在太大,不好直接认定为同样的东西。除非有确定的宋墓,然后里面出现了账目之类的明确记述,说这个在当时叫笔刀,我再附和说这个是笔刀不迟。暂时我还是有型说型,叫刀矛吧。
这把刀矛全长33.8cm,燕尾不完整,未去壳329.6克,去壳后重259.6克。刀刃长19cm,反刃长14.4cm,刀背最厚处14.3mm,插槽深119.7mm,槽底为圆台形,内直径最宽21.8mm,全刀最宽处38.2mm。
这把刀矛的重量布伦按照明代古制还是今制都已经超过半斤了,而且矛杆不但非常粗壮,杆头还得是平的。矛头右侧还有一个三角形的孔洞,可能是锈穿的也可能是钉钉子的孔。即使没有钉子,这个矛相对上次的矛来说也太粗壮了。我有理由认为这是一支三米以上三米五左右的格斗矛,有鐏。它在军阵中承担的是类似薙刀的任务,主要输出攻击而不是维持战线。甚至它的矛杆也有可能是类似薙刀那样是扁圆形横截面。
因为矛头有明显的刀刃和刀背,那肯定是要求使用者要正刃筋的。想要正刃筋最好是扁杆。比如汉代的铍就是扁杆。而先秦两汉的铍也是三米多的长家伙。这个刀头和反刃的结构就充分说明了它的用法:一劈一掀。
这就涉及这款刀矛的一个没有出现的部件:鐏。鐏的用处有很多种解释,无论怎么解释,或者都对或者都不对,反正矛后有鐏的话,就不适合像吴殳说的那样枪要握根了。不握根,攻击范围就没有一般的长枪那么长,力矩又比一般握根的长枪要短,那就很适合一劈一掀。
这个矛头在经过初步去壳和粗磨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在这把刀的刀背,其实是有孔的这样有孔的刀矛国内圈子里最早有人晒过在南京有出,被认为是六朝的刀矛头。那个孔比这个小,刀也比这款要更弯。孔的用途一般被认为是挂缨,好看。我保留看法,因为这样挂缨有缠住枪头妨碍戳刺的嫌疑。当然有可能打的时候会把缨摘下来,这不一定,我不预设结论,留待各位探讨。三毫米粗的孔这一款的同型器在杭州有出,有鐏,当时拔刀斋有人发帖说收了把“林教头的枪”,综合出的地点和形制,因此我认为可以更细致断为南宋的刀矛。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欢乐原始人,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