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慕逸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连同喊节拍的清脆童音,这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同广播体操一起已经化为校园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眼保健操为预防学生近视而被创造,并于1963年在北京的中学进行试点,之后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便逐渐风靡全国,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爱护眼睛,预防近视的健康运动热潮。
眼保健操的历史沿革
眼保健操是一种眼睛的保健体操,根据中国古代的医学推拿、穴位按摩、经络理论等,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部疲劳。
1966年,第一套眼保健操受“文革”的影响,学校停课,眼保健操也就无疾而终了。1972年,学校恢复正常上课,第二套眼保健操推行,其按摩手法经过改善,更加突出节奏感,一直推行了三十多年。直到2008年,第三套眼保健操问世,这套操沿用至今。
眼保健操无用?
2012年,某网友发布的一条眼保健操“无用论”的微博再度把眼保健操推到了风口浪尖:“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按摩毫无作用的穴位,49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升至世界第二,达3.6亿人,做眼保健操无法改善视力,许多学生用脏手按摩导致红眼病、眼部感染等。”
其实从小到大,不管是各种宣传信息的潜移默化,还是自我意识的辨别,都告诉我们眼保健操是可以预防近视的,也并未去深究其原理,仿佛这已经是无需争辩的公理了。现在,这条微博反倒勾起了笔者求知的欲望。
从医学原理来说,多数近视眼是由于长时间用眼过度,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眼球轴长变长,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就成了近视眼。所以,显然做眼保健操并不能阻止眼球轴长的变化,不能有效防止近视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它没有实质性的治疗近视的作用。
仔细想想,中国已经推行眼保健操半个多世纪了,然而近些年,近视率居高不下,青少年近视率已排名世界第二。查看近些年的医学研究文献,也未曾有过眼保健操成功治疗近视的报道。
难道说白做了十多年的眼保健操?这似乎还不能让笔者完全信服,就个人经历而言,做完眼保健操之后,笔者确实感觉到眼睛舒服了许多,视物好像也更清晰了。此外,有一些文献报道也验证了这一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老师们曾对116例(202只患眼)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三年级的轻度近视患者进行过关于眼保健操对于青少年轻度近视干预的研究,2个月后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观察视力变化。结果表明,眼保健操干预轻度近视有效率高达85.4%。《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0期的一篇关于新编眼保健操对学生视力低下的预防效果试验,也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新编眼保健操总有效率为86.4%。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去咨询了某三甲医院的一位眼科医生,据他讲眼保健操虽然不能治疗近视,但是能暂时缓解眼疲劳。究其原因,一方面,做眼保健操时,闭目可以使眼睛得到暂时休息;另一方面,按摩眼部周围穴位能够疏通经络,改善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消除和调节眼部紧张;此外,眼保健操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压力。
至于眼保健操有害的说法,笔者就不敢苟同了,自己手没洗干净却来抱怨眼保健操的不是,未免偏颇。而且眼保健操也在与时俱进,日臻完善,新版眼保健操考虑到手上的细菌有可能进入眼睛,因此将“挤按睛明穴”改为“按头部督脉穴”。
你可能做了“假”的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从而产生效果的。然而,《中国学校卫生》上一篇关于学生眼保健操操作不规范情况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做眼保健操存在动作不规范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1662名小学生和1458名中学生中,不知操作力度者,不知如何查找穴位者和不知基本手法者占了80% 以上。这也难怪许多文献报道与现实结果相左,这就需要广大中小学的老师们加强对眼保健操操作规范性的培训,使得眼保健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实,要从根本上预防近视还是要从规范日常行为习惯做起。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的普及,现在许多年轻人开始变成低头族和夜猫子,晚上睡觉前总是机不离手,这已经开始成为导致近视新的的重要因素。因此,平时不要长时间玩电脑、看手机,眼睛与荧光屏保持一定距离。此外,学习时,身体一定要坐正,头不歪。用眼时一定要在光线充足的环境,阅读或书写半小时到1小时,应远眺几分钟,或是闭眼休息。
总之,眼保健操对于防治近视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确证,但对于缓解眼疲劳仍然是有帮助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也不枉我们做了这许多年的眼保健操。笔者认为,既然眼保健操衍生于传统中医理论,想必也必蕴含了前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也有责任将眼保健操传承下去,或许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后人当真能找到眼保健操对于防治近视或多或少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的直接科学依据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