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貌特征,以及这些地貌都是怎么形成的吧。
危险的 “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400余千米,流沙面积337600平方千米,相当于3个浙江省那么大。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探险家多次窥探塔克拉玛干的真实面目,但苦于风暴无情、流沙埋尸,无不以失败而告终。于是,这片让人谈之色变的不毛之地被称为“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风蚀雕塑了塔克拉玛干神秘莫测的地貌,整个沙漠受西北和东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全年有1/3的时间是风沙日,风速可达300米/秒。狂风来袭时,黄沙滚滚,遮天蔽日,飞沙走石能腾空上百米。北缘的流沙被风吹起、搬运,留下新月形、羽毛形、蜂窝状、鱼鳞状等变幻不定的流动性沙丘群;向沙漠深处,则发展成新月形沙丘链,夹杂着低矮的沙垅;进入沙漠中央,又成为巨大的复合型纵向沙垅。
在沙漠腹地,受沙漠燥热小气候的影响,常出现气旋,从而形成300米高的金字塔形沙山和复合沙梁。最奇妙的要属沙漠中的两座圣暮山,它们均由第三纪白色石膏层与棕红色砂岩风化残留物构成,山顶残留有风蚀“大蘑菇”。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低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1千年以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千米。
不过,在治沙人的努力下,茫茫流沙瀚海的沙漠也开始改变了模样,有了绿色的生机哦。
文图/袁洁
本文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