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好似葛陂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
以上两首绝句,出自南宋禅宗高僧道济和尚手笔。没错!正是那个大家熟悉的似痴若狂的济公活佛。
济公,俗家名字叫李修缘,出生于将门之后,祖上世代为官,又代代行善积德,是积善之家。李修缘的父亲李茂春为人厚道,做官时对待下属太过宽厚,因此上级对他不满,说他治军不严,经常责备他。李茂春本来就不好名利,也就懒得为五斗米受上司的闲气。就辞职归隐了。回到浙江台州,李茂春开始以经商为生。他与夫人王氏平日乐善好施,因此在当地颇有美名,得到“李善人”的称号。
俗话说:多做好事多生儿。俗话又说:多子多福。俗话还说:缺德的人断子绝孙绝户头。这几句俗话结合起来,年过半百还没有儿子的大善人李茂春可就不愉快了,感觉压力山大,人言可畏,直接影响到他这个台州好人的形象。
李茂春寻思着,我家可是世代行善积德,如果在我这里绝户头了,那真是应了民间另外一句不太正能量的俗话“杀人放火子女多,行善积德绝户头”,于是李茂春和老婆商量,夫妻俩斋戒三日,前往天台山国清寺礼佛求子,若能得偿所愿,以后加倍的行善积德。如若不然,那就对佛法彻底失去信心了。
由于李茂春夫妇是大施主,国清寺主持慧远亲自迎接他们,并且教会他们求子的仪轨,还嘱咐他们戒杀放生。后来没多久果然生下一子,慧远亲自上门道贺,并给他起名叫李修缘。那便是后来名垂千古的“济公”。
李修缘自幼饱读诗书,受家族世代为官的影响,他的父母也希望他能考个名牌大学,以后可以做官造福一方。可惜的是,苦读寒窗十多年,李修缘高考时以六百多分的高分败给考四百多分的京城子弟和少数民族子弟,无缘名牌重点大学。
李修缘在读书期间,接触过不少佛教的典籍,本来就对佛教有着浓郁的兴趣,加之高考受挫于体制,不知不觉便萌生了出离心。便于十八岁时在国清寺出家,拜慧远为师。后来又跟随慧远到了灵隐寺。
众所周知,李修缘自出家后,疯疯癫癫,不守戒律,他吃肉饮酒,甚至还有地方县志说济公曾在青楼烟花之地让妓女“速速解开罗裙。”他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以医术和神通常行救死扶弱、度化顽愚之事。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方丈慧远说:“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寺众便不再敢阻拦,慧远圆寂之后,济公被赶出了灵隐寺。被赶走的道济到净慈寺投奔了德辉长老,后来做了净慈寺的书记僧。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