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把很纯粹的宋代砍刀。平头单面瓦,一面蛤面一面凹磨,虽然锈蚀严重,但是隐约可见镐线,弯体,拱背内弧刃,全刀长39.3cm,柄长14.5cm,全重191.8克,刀刃最宽处在刀头,29.5mm,刀刃根部宽28.3mm,全刀宽窄变化不明显。刀根部刀背厚4.6mm,刀头处刀背厚3mm,刀茎最厚处6.5mm,最薄处2.1mm。全刀重心在离握把61~62mm之间。从锈蚀后的断层来看这把刀折叠锻打了很多层,可能有烧刃。在距离握把47.5mm后刀刃磨得特别仔细。刀刃从这里开始有明显的损伤,最严重的损伤在距离握把123.3mm处。刀刃在这里严重扭曲,但是刀背很完整。
因此可以推断,这把刀没什么波澜壮阔的生涯,就是普普通通一把砍刀,被主人砍废了以后顺手扔河里。我说这把普普通通的砍刀意义何在呢?标准器。
上一篇文章发出后很多朋友质疑:你凭什么说这把是唐,那把是汉,这是宋这是元明清balabala。我来解释一下古代铁器的特性。长刀长剑我另说。短刀,尤其是偏向生产生活的杂用刀,比如顺刀、服刀。早在秦汉时代,后世所有的短刀形状基本都出现了。除了刀茎和刀的弧度有轻微变化外。
刀刃的形状在秦汉出现后后代几乎没变。连轻微的弧度变化,出现的都很少,变化也很缓慢。变就变在刀茎的粗细和长短。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宋元时代,短刀开始变样了。尤其是宋代,出现了不少标志性的特征。虽然这些特征在汉代有原型,但只有宋代是大量使用的。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单面瓦的刀型在砍刀中大量应用。本地虽然大墓极少,尤其是可以认定主人时代的大墓极少,就算有,也不会放些廉价的砍刀进去随葬。但是北方就不同。单面瓦平头砍刀在西湖中大量出水,而且是同一土层大量出,与之同时出水的还有其他宋代刀剑。而这种刀型,过了宋元时代,到明清就少见了。明代喜欢又粗又厚的大玩意,俗称粗大明。所以这款短刀的刀型就是我手上其他出水刀的参照物,凡是锈迹比它浅的,能看出血缘关系而年代比它晚的,那就是明清的刀;隐约看出血缘关系,年代比它早的,那就是六朝和唐代的。
如果砂场老板告诉我,XX刀和某把长剑一起出水,而我又能认得出这是汉剑的,那妥了,汉刀。从刀本身的特性来说,单面瓦这个形制也很值得一说。这把刀在清洗研磨修复方面省下的功夫暂且不说,它握在手里是向右突出,这说明是一把右手刀。这种专门为主手偏好设计的工具刀的思路,很值得现代刀匠借鉴。现代刀匠的“左右手”基本都是在握把上下功夫,我们的古人可不一样。他们不但在握把上下功夫,刀刃上也是体现左右手的。所以我很想和现代的刀匠们说,反正你们的客户几乎没有换手使用的要求,为何不像你们的宋代前辈那样,打一把右手刀卖给客户呢?单面瓦这个设计,确实是牺牲了砍骨头的性能的。但你只要不用于砍骨头,砍柴割肉切菜削果这个非常有效的。有凹槽适合清洗,单面磨减少普通人的打磨工作量,还是右利手,很有参考价值的。
注:以下是脑洞。大家务必不要相信。绝对经不起推敲
既然落到我手上了那我肯定会非常不要脸地推测一下。这把砍刀还真不一定没砍过人。从我手里的刀子来看,宋代铁虽然很便宜,可是并没有便宜到支持现代一次性消费的程度。这把刀是砍弯了,可是并不是不能修,找个铁匠稍微敲打一下照样能用。就宋代的生产力,这刀是值得用十几年的。即使是今天,我要有一把这样的砍刀肯定不会才损伤到这程度就扔。顶多我自己修不了而已,我带回村给铁匠修总行吧?可这把刀就这么扔了。遗失是有可能,要不是遗失呢?这刀是从右江里捞起来的。河里有什么东西能把刀砍成这样呢?要么是船板,要么就是人了。宋代通右江的河船很小的。船上砍人,怕不是口角争吵,是水匪打劫了呢。水匪打劫,把刀砍成这样扔了,这械斗规模有多大不好说,激烈真是挺激烈的。
当然,这是脑洞。最大的破绽就是:这玩意说破天也还是把砍刀,扔了掉了可惜一下那都不到一刻钟。没必要想这么多。那么,古代有左手刀吗?必然有的呀。不过那就是下一篇文章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欢乐原始人,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