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朋友转给我的一把出水的、有更强战斗功能的唐代杂用刀。该刀平磨不起镐,全长49.2cm,刀茎长9cm,刀茎最宽处18.5mm,无穿,最厚处5.5mm。刀茎并不完整,估计完整的刀会超过53cm。
全刀重心在距离握把12.3cm处,全重200g,身最宽处25.7mm在握把处,刀背最厚处6.4mm位于握把,刀尖处刀背厚1.1mm,距离握把21cm处有一处砍崩的缺口,据刀尖10cm处有明显的扭曲,。刀身重量分布比较均匀,初看只是一把直刃尖刀,然而刀刃有轻微内弧。刀尖微内曲。就我的经验来说,这其实是一把废刀。最后的使用者已经把刀刃砍出无法修复的缺口。
从这个缺口的痕迹来看,最后的使用者正在用这把刀砍一个很硬很薄的东西。当然,也有可能是防御一个很硬很薄的东西砍向他。使用者用刀进行穿刺作业的时候,把刀扎进目标86.5mm后逆时针旋转,所以这把刀刀尖往刀把85~86mm这一段是直的,从这里开始扭曲。
假设使用者扎的是人体,那就是扎在人的胸腔上,避开了肋骨,扎到86.5mm这个深度用脆劲一拧,刀就被肋骨卡住了,可是使用者还在继续拧,力气太大刀都被拧扭了,边拧边顺势拔出刀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有一人挥刀向他砍来,他赶忙用刀格挡,此人力气不但很大,出刀砍得也非常直,刀刃一交就咬在了一起。情急之下,使用者只好弃刀。把自己和敌人的刀一起扔进水里。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使用者把刀进行了一次格挡,格挡后用刀扎进对手的胸腔并且这么一拧。这一下已经是使用者最后的一个动作,完成这个动作后他自己也被人杀死了,双杀的两具尸体掉进河里,尸骨腐烂,刀子留下,传到我手。
我个人觉得第一个可能性更大,即使用者主动弃刀。如果是使用者主动弃刀,那么就有派生出另一个可能,就是使用者未必是所有者。
这把刀的重心在距离握把12.3cm,从这个距离向握把方向的刀刃锈蚀的情况非常严重,因为这个位置的刀刃被经常仔细打磨。
可以认为这把偏向战斗的长刀大部分时间不用于战斗,而是满足日常切削。刀的主人用刀的这个位置不论割、削、砍都最顺手最习惯。但是这把刀受到的最严重伤痕不在这个区间,而在靠近刀尖的区间。这只有一处伤痕,还是深入刀锋无法修复的伤。
最后导致这把刀被弃的另一个因素扭曲,也不在握把附近。使用者显然扎得很有经验,不扎过深导致全刀没入对手身体,扎入后为了扩大伤口迅速拔刀再战还扭了一下。所以我认为最后的使用者可能是夺刀反杀。当然只是猜测,仅供参考。图片有色差。实际上这把刀都非常的黝黑,并没有图片上那么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欢乐原始人,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