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自此中国进入群雄并起、烽火四起的五代十国时期。其中,十国里有一个政权地处西北,既不富饶,军事实力又不强,但它却找了个“干爹”,为此存在二十九年,就连柴荣、赵匡胤这样的大咖至死都没有将它征服。它就是十国中的北汉。
北汉的创建者是刘崇,为五代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之弟。原来当年后唐灭亡后,石敬瑭创建后晋,任命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不久,契丹攻灭后晋,占据中原,但是契丹人在中原大肆抢掠,民心尽失。深谋远虑的刘知远趁机在太原称帝,国号“汉”,下诏诸道禁止为辽搜括钱帛,并诏慰抗击辽之民众,人心归附,后又平定中原,定都汴京(开封)。
实际上,后汉的疆域和稍后的后周基本相同,是最有统一中国的割据势力之一。
但是,刘知远称帝后,大肆起用旧部,杨邠、郭威任正副枢密使,苏逢吉、苏禹任宰相,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平章事。如果说这些人确实是人才的话,那也无可厚非,只可惜除郭威外,其他都是蛮横无知、贪暴残酷之人。
于是,后汉建立之初几个月政令还畅通无阻,之后就被这些重臣毁了。加上刘知远称帝不到一年就病死了,其年幼的儿子刘承祐继承王位,大权就被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郭威控制。刘承祐尽管年幼,但也不能忍受自己成为傀儡,于是暗中派人先后除掉杨邠、史弘肇、王章,并灭其族。之后,隐帝又密谋除掉镇守邺都的郭威,郭威事先获知此消息,随即举兵反抗,亲率大军直奔汴梁,将后汉禁军打得落花流水,又将逃亡途中的汉隐帝截杀。
在太原的刘知远之弟刘崇,原想举兵南下征讨郭威,但听说郭威要立自己的儿子刘赟为帝,于是就此罢兵。
谁知,郭威不仅称帝建立后周,还将刘赟咔嚓了。
刘崇气得咬牙切齿,带着亡国之仇、杀子之恨,在晋阳称帝,建立北汉。疆域与后汉比起来大大缩水,大致相当于现在山西中部、北部,仅十个州,地窄民贫,自身难保,干脆“投靠”辽国。北汉和辽国相约为父子之国,刘崇自称侄皇帝,称辽世宗耶律阮为叔,其实他比耶律阮大二十二岁。
北汉认了“干爹”后,随即征伐后周,但基本是胜少败多。
公元954年,郭威病死,柴荣继位。刘崇认为机会难得,亲率三万铁骑,联合五万契丹士兵一起攻打后周。柴荣也亲率禁军北上,在高平大败北汉军,刘崇只带着一百多骑兵逃回太原。
柴荣趁机攻入北汉境内,围困太原两个多月。
关键时刻,北汉“干爹”辽国在石岭关击败后周大将史超,迅速切断后周军后路。
柴荣不得不撤退,而刘崇却忧愤病死。
刘钧即位后,继续并确立了老爸的“认干爹”政策。
他称辽穆宗耶律璟为“父皇帝”,辽帝称他为“儿皇帝”,其实刘钧比耶律璟大五岁。只是刘钧不像其父刘崇那样对辽国恭恭敬敬的,于是辽国也减少了对北汉的军事援助。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后周昭义节度使李筠发动叛乱,并臣服北汉。
刘钧以为可以趁机入主中原,于是动员全国军队出征。谁知李筠屁股还没做热就被杀了,刘钧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赵匡胤因采用“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政策,给刘钧下书,约定双方不再动兵。
刘钧病死后,北汉动乱不已,继位的刘继恩被杀,刘继元即位。
赵匡胤趁机亲自率大军进攻北汉,击退辽援兵后,又引汾水灌晋阳城。
当时正值闰五月,大水冲坏了晋阳南城城墙,涌进城区。宋军正准备冲入城内时,一堆柴草漂浮到了城池缺口,将缺口堵塞,北汉军民趁机设障堵住水口。
由于天热多雨,住在草地里的宋军,疾病横行,战斗力迅速下降。
此时辽国援兵再次抵达,赵匡胤不得不撤退,没多久汾水就退了,晋阳城发生多处坍塌,辽国使者韩知范道:“宋师之引水浸城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若知先浸而后涸,则并人无类矣。”
假如赵匡胤再坚持半个月,恐怕就破了晋阳城。
不过,也有读者会问,既然北汉不愿加入北宋,为何不加入契丹呢?
首先,当时的刘继元还是自己想当皇帝的,谁愿意给别人打工呢。其次,北汉和契丹非一种族,加入契丹肯定会受到歧视。时任北汉大将刘继业对刘继元说:“契丹贪利弃信,它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马数万,因藉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于涂炭,陛下长享富贵,不亦可乎!”
只是这刘继元哪里敢跟“干爹”翻脸呢!
时间到了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对北汉的忍耐到了极点,于是亲率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进攻太原。
北宋大将郭进在石岭关大败援军,歼灭和俘虏辽军一万多人,射死辽将耶律敌烈,一时间契丹不敢援助北汉。
干爹不敢来了,北汉哪里还撑得住?仅一个月后,刘继元被迫出降,立国二十九年的北汉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