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选择“先南后北”之策合情合理吗?

北宋建国之始,君臣以“先南后北”的政治策略,逐个拨掉南方各个割据政权,但是大宋的心腹之患却还是雄踞北方且占据幽云十六州的辽国。    

实际上,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辽国就常常与后唐发生战争,但总是负多胜少,因此很少踏足中原地区。不过,当时吴越的钱鏐却于公元915年派特使向阿保机“入贡”。至辽太宗耶律德光时代,契丹人开始“涉足”中原,当时的沙陀人石敬瑭为了取代后唐,不惜认比自己小数岁的耶律德光为干爹,还割让燕云十六州。要知道,这块地方不仅经济繁荣,还是历代战略要地,自此种下中原王朝数百年祸端。

之后,耶律德光又亲率大军攻下不听话的后晋,生俘末帝石重贵。

一时间,中原的许多割据政权都唯辽国是瞻。如刘知远建后汉,向辽国称臣纳贡;南唐国主李昇也“遣使来贡”;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同母弟刘崇在太原又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北汉”,仍旧给辽朝当“儿皇帝”。

郭威推翻后汉建立后周后,辽朝进入穆宗时期。此人昏庸嗜酒,残暴无比,不过此时的辽朝国实力尚存,这就是郭威一直没有谋划北伐的原因。

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与北汉主刘崇在高平原交战,获得大胜,但在接下来的晋阳之战,正遇上酷暑,加上后周军队发生大面积瘟疫,最终不得不狼狈班师回朝。

之后,柴荣开始采纳王朴“先南后北”的策略,先后攻下后蜀、南唐数州要地。

谁知,在后周将要统一江南之际,不甘心被边缘化的辽国又开始南下中原,侵扰后周边境。

恼羞成怒的柴荣动员数万精锐之师于公元959年征伐辽国。五十天不到,后周军队几乎兵不血刃,先后攻下易、英、瀛三州之地。正当后周君臣谋划大举进攻幽州时,世宗柴荣突遇暴疾,不得不撤军。

可见,北伐之策也是行得通的。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先后攻克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军阀,迫使泉漳和吴越“归顺”。实际上,大宋君臣执行的是柴荣先前的“先南后北”的战略。

那么,问题来了,赵匡胤为什么没有继续执行周世宗的北伐先行战略,而要选择“先南后北”的策略呢?

关于是“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后世有很多看法。持反对意见的如南宋的陆游就曾对赵匡胤的“先南后北”战略决策表示不满,认为他首先用兵南方诸地,使得师老兵疲,最终在打北汉时已经力不从心。明末的大儒王夫之也曾探究过赵匡胤首先北伐的可能性,认为赵匡胤如果一开始就率大军与辽朝争衡,说不定会有所成功。

……

实际上,这些反对言论说难听一点都是“马后炮”。

我们来看一下赵匡胤对“先南后北”战略的看法:“中国(中原王朝)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藏虚竭,必先取西川,次及荆、江南,则国用富饶矣。今之勍敌,正在契丹……河东(北汉)正扼西蕃(辽朝),若逐取河东,便与西蕃接界,莫若且存(刘)继元,为我屏翰,俟我完实,取之未晚。”

可见,赵匡胤所采取的“先南后北”统一战略,与宋初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

要知道,在古代的中国,国家的统一高于对抗外患。统一南方,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财力物力来对抗北方割据政权。加上当时南方割据政权的军队战斗力很弱,一般是选择先易后难。况且当时的辽国虽然实力缺乏,但疆土辽阔,还不能一举将其歼灭。也正因为辽国暂时无法进攻中原,大宋才要抓住平定南方的机会。只可惜赵匡胤死得太早。有人说,在平定南方后,赵光义不是曾经两次北伐,却都失败了吗?那是因为宋朝确立了“崇文抑武”政策,造成自身混乱的结果。

其实,当年周世宗柴荣所向皆捷,中原军队也没有和真正的契丹劲旅交过手。

即使这样,我们假设周世宗没有因暴疾去世,后周军队得以继续北上,鹿死谁手,还真不能过早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