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的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凌驾一切的权力,所以我国历史上无数英雄为之趋之若鹜,成王败寇之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而那些承袭祖业的守成之君们,这皇位也同样是来之不易,明争暗斗甚至血雨腥风,这种无视亲情的残酷斗争终被后人定义为“无情最是帝王家”。
但是话不能说得太绝对,每一位皇帝对待权力的定义和使用是不一样的,有些皇帝运用权力只是为了贪图享乐,这是典型的昏君;有的皇帝“抓大放小”,部分权力下方,自己掌控结果,这样的皇帝属于半昏君,因为底下的人难免假公济私而弄虚作假忽悠皇帝;还有的皇帝嗜权如命,集大小权力于一身,这样的皇帝大多还是有所作为的,至少有一颗“有所为”积极向上的心,只可惜真正有作为的皇帝并不多见。
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_图
那么谁是大清王朝最嗜权如命的皇帝呢?很多朋友会首先想到雍正皇帝,其实不然,他的儿子乾隆皇帝才是那位最嗜权的皇帝。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突然驾崩,乾隆皇帝25岁继承大统,这位精干的年轻人可谓是踌躇满志,上位伊始便暗下决心,定为千古之明君。
依照雍正皇帝的遗诏,特地安排了四位肱骨老臣来辅佐新君,他们是和硕庄亲王允禄、和硕礼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大学士张廷玉,此四人绝对是雍正皇帝最为信任,在雍正一朝参与军机要政的心腹大臣,雍正皇帝真的是用心良苦。
面对先皇的人事安排,四位老臣有些为难,新皇帝并非未成年的孩童,并且新君看似温文尔雅,其实城府极深,四位老臣怎敢专权?于是,四人决定联名上书归权于皇帝,此做法就是试探一下新君对权力的态度,好摆正自己的位置。结果,对于辅政老臣们谦逊归权的请求,端坐于大殿之上的皇帝只是平静的说了两个字——准奏!年轻人轻松的收回了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当然,决策权定要收回,但是前朝老臣还是要留用,乾隆皇帝很明白他们是父皇留给自己的遗产,是自己可以执政的好帮手和学习处理政务的好榜样,他对待四位老臣可谓是礼遇有加,十分倚重。可以说,乾隆皇帝继位伊始真的是君臣和谐,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
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_图
然而这欣欣向荣并没有持续多久,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结发之妻孝贤皇后薨逝,再加之因为皇帝的宽仁执政风格,很多大臣开始蠢蠢欲动,雍正朝遗留下来的清正廉洁之风俨然消失的荡然无存,腐坏之风大有席卷朝野上下之势。乾隆皇帝顿时一改宽仁为吝厉,一下子从圣祖变为世宗,由宋太祖变为了明太祖一般,严肃并严厉整饬官员不正之风。
不仅如此,他在整饬不正之风的同时,刻意打击甚至是戏弄老臣,年迈的张廷玉被他捉弄得不知所措,甚至是无地自容,至于已故的鄂尔泰他也不放过,到底还是发现了鄂尔泰的不是,将他的牌位从贤良祠搬了出去。乾隆皇帝如此行为明面是为了打击朋党,其实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才是最为优秀的君主,拥有前无古人般的聪明智慧、最为敏锐乃至毒辣的识人眼光,此时的乾隆皇帝已经开始自欺欺人,刚愎自用了。
张廷玉(1672年—1755年)_图
乾隆皇帝利用这一次整饬朝野的机会,进一步加强皇权,进一步完善军机处仅为皇帝一人服务的行政制度,同时进一步限制宗室权力,他明文规定,宗室皇亲不得入军机处,宗室皇亲不可以参政,断绝染指国家权力中枢的一切机会。要知道他的规定并不是仅仅限制其他宗室皇亲,对待自己的子孙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乾隆皇帝的长孙绵德(乾隆皇帝长子永璜之长子),就因为和个别大臣对些许国事发表了些意见,就被乾隆皇帝无情地罢爵,这还是因为看在乾隆皇帝对去世的皇长子有所亏欠的份上,才没将绵德圈禁宗人府。对于那些没有任何错误的儿子们“盯”的也很紧,他的两个儿子,第四子永珹和第六子永瑢分别过继给履亲王允裪(康熙皇帝第十二子)和慎郡王允禧(康熙皇帝第二十一子)为孙,按理说被过继出去的皇子就等于没有皇位继承权,但是乾隆皇帝并不放心,出于“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考虑,他竟然不让两位皇子着一切王爵服饰,更别说染指国家权力中枢,那是连“想”都有罪的事情。乾隆皇帝对自己权力的保护程度已经近乎于“变态”程度,恐怕即便没让你瞠目咂舌,也能让你意想不到。
爱新觉罗·允祹(1686年1月18日—1763年8月29日),原名胤裪_图
由于乾隆皇帝对于皇权的过分保护,他的儿子们各个远离政治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一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他的儿子们处理政务的能力不足,由于严重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乾隆皇帝的儿子们普遍不具备政治敏感性和灵活性,包括后来的嘉庆皇帝,处理政务简直没有一点灵活性,完全是照搬祖先实录处理当下事务,这不就是典型的刻舟求剑吗?所以嘉庆皇帝一生除了勤勉之外,唯一亮点就是除掉和珅,这一切都是因果关系,令人唏嘘。
无论乾隆皇帝对自己权力如何不舍,接班人还是要选定的,在权衡各位皇子的各项指标之后,乾隆皇帝最终看中了稳重而热爱学习的皇十五子永琰,乾隆三十八年,将永琰的名字写进储君密匣之内,永琰被秘密立为皇储。在永琰被立为皇储的很长一段时间,其实乾隆皇帝都没有真正意义上认定永琰就一定是接班人,直到乾隆五十四年,永琰被晋封为嘉亲王之时,可能老皇帝才真正肯定了这个儿子。
乾隆皇帝书法_图
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六十年刚刚过去的第一天,乾隆皇帝信守承诺地将皇位禅让给太子,自己则迅位为太上皇。这是大清王朝历史上唯一一次,老皇帝尚且在世之时的权力交接,也是清朝历史上皇位交接最无悬念、没有任何“花边新闻”的权力交接,用了六十年的年号“乾隆”成为历史,“嘉庆”年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虽说皇位交接了,年号也变了,但是权力还是牢牢地掌握在太上皇的手里,他甚至不愿意离开乾清宫,更没有离开养心殿,因此嘉庆皇帝只能居住在毓庆宫。所有国家政务依然是老皇帝说了算,显然新皇帝仅是名义上的皇帝并没有什么实权。这应该是乾隆皇帝对自己权力的最后一次捍卫,名可以给,但是权不能放。直到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89岁高龄的乾隆皇帝驾崩,此时此刻权力才真正从他的手中“放”了出来。而被“压抑”许久的嘉庆皇帝,迅速利用这放出的权力办了一件大事儿——清剿大贪官和珅,于是民间盛传“和珅倒,嘉庆饱”,大清王朝正式进入嘉庆时代。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高,实际掌握权力最长的皇帝,在他执掌皇权这60多个年头里,一天也没有和任何人分享过他的权力,这不容他人染指的权力成就了乾隆皇帝的千秋伟业,更让他毁誉半生。“权力”这个东西究竟是好是坏?也许真的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百谈清史》专栏,文:王金百
参考文献:《清史稿》
文字由历史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