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对于全球造车新势力而言,都不算是一个好时刻。标杆企业特斯拉遭遇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破产危机和产能瓶颈。而随着李书福在北京车展上要警惕一些互联网造车企业炒作的表态。当前,整个行业对造车新势力产生了巨大的忧虑。车业杂谈认为,当前造车新势力的确出现了一些行业乱象甚至是泡沫,但站着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需要更宽容的态度,支持造车新势力的创新摸索。
造车新势力背后的客观规律:九死一生必能孕育伟大企业。
纵观全球百年汽车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汽车产业近六十年的历史,每次产业变革的时候必将吸引一大批新生势力参与,掀起一轮造车狂潮,产生巨大的产业泡沫。最终大浪淘沙,大部分企业都会死掉,形成若干个优秀的企业。
实际上,自上世纪90年末开始,中国汽车就已经开始了一波声势力浩大的“新势力造车”。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一批有头脑、有闯劲的汽车大佬,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有通过皮卡车业务起家做到SUV的长城;有代工机械零部件业务发展起来的奇瑞;有从电池产业跨界进入新能源造车的比亚迪;更有从小家电、摩托车做大的吉利……
其中尤其以吉利的创业历史更为感人。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对他说:“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回到今天的互联网造车热潮,的确涌现出一定的泡沫,一大批并不具备能力的初创企业进入门槛极高的汽车企业。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也一定能激发出若干个一流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没有造车新势力,传统汽车企业不会轻易“觉醒”。
伟大的企业往往是伟大的对手逼出来的。一如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互联网王者之争。在汽车产业被电动化、智能化深度洗礼的时刻,如果没有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冲击,传统汽车企业并不会轻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产生出巨大的变革动力。
其中不得不谈及的就是特斯拉的鲶鱼效应。坦率而言,2018年以来,马斯克和特斯拉的小日子并不好过,财务危机以及MODEL 3的产能问题像一个萦绕在头上的梦魇,挥之不去。特斯拉资金链紧张消息一再传出,加上股债双挫以及不少唱衰者的悲观腔调,这个迅速崛起并一路顺风顺水的商业帝国正经受着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但特斯拉对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无疑是现象级的,回归到特斯拉崛起的根本,是以一种颠覆性的创新体系,搭建起了自称一派的产品生态,比如电动车对于燃油车的颠覆,网络销售对于4S店的颠覆,自动驾驶的量产应用。
北京车展上,以大众、宝马、丰田、本田为代表等跨国汽车企业,雄心勃勃的展示着自己的创新产品和未来规划,但倘若没有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冲击效应,很难说这些顺风顺水的传统企业能够迅速地变革。
造车新势力的未来,需要降温更需要容忍和合作。
毋庸置疑的是,业内对造车新势力最大的质疑,是觉得造车新势力普遍缺乏技术、品牌、用户的积累,缺乏对造车、研发的深刻理解。但造车新势力的优势也是客观存在的:大多数来自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具有优秀的互联网运营思维,体系反应快,软件、大数据、算法都是它们的优势。
而回到汽车产业创新的本质和关键规律,敢于试错和积极开放无疑是最为核心的两大关键。无论是传统汽车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都互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各自的瓶颈和短板。因循守旧、单打独斗的思维模式显然是危险致命的。
在这场汽车行业的巨变进程中,并没有什么传统汽车企业和造车新势力谁必然死掉的说法。最终胜出的企业一定是最尊重汽车产业规律、最具开放思维的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体验等方面固有游戏规则的企业,才有希望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成为真正的赢家。
总而言之,一个产业变革的时刻,总会涌入大量的新生势力,鱼龙混杂甚至出现产业泡沫的现象总是难免的。一方面产业各方当然要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规范降温行业乱象。但同时,需要更宽容的心态支持新生势力。谁能断言汽车产业不会出现苹果这样的创新企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