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来犯连咸丰都跑了,为何曾国藩还不北上护驾而是全力灭太平军

咸丰皇帝真的是一位苦命天子,道光朝的国内民怨终于在咸丰皇帝上位伊始而爆发了,这一爆发不要紧,东南半壁江山尽落入“贼寇”之手。迫于政府军队战斗力-100之无奈,咸丰皇帝效仿其祖父仁宗嘉庆皇帝的做法,各地招募兵勇,训练时日之后便就地擒贼。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至少不像他以为的那么简单,东南战事陷入焦灼,甚至太平天国大有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势。

而咸丰皇帝的“苦”还不止这国内的内忧,洋人的坚船利炮已经攻破天津大沽口而登录上岸,与“大清铁骑”即将上演“决战紫禁城”。内忧外患之下的咸丰皇帝怎能不苦恼,这如芒在背噤若寒蝉的痛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决战紫禁城”的结果毫无悬念,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的“铁骑”在洋鬼子的枪炮之下不堪一击,多少大好男儿血洒战场,除了马革裹尸的悲壮之外,他们的鲜血因为当权者的昏聩无知而毫无意义。而洋鬼子直捣黄龙的势头着实吓坏了咸丰皇帝,皇帝一见大事不好,赶紧脚底抹油——开溜,到热河行宫“度假”去了。

太平天国油画_图

是保卫京城与洋人决战还是孤注一掷与太平军周璇,成了大清王朝当下最重要的选择题。眼看当下之情形,保卫京城似乎更加急迫与重要,先“攘外”成了皇帝的第一选择。

在清政府岌岌可危、皇帝命悬一线之际,在中央禁军毫无作为之时,南方与太平军“激战正酣”的湘军似乎成了皇帝最后的救命稻草。朝廷降旨,饬令曾国藩之主力军鲍超部北上护驾,这可难为了前线的曾国藩。

笔者在校求学阶段,学习到这段历史的时候,曾想:外国人都打进京城了,皇帝都不得不逃跑了,这些大人物们竟然还在那研究平定内乱?有能力去打外国侵略者啊!我相信作为一般民众,读到这段历史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身处混乱局势之中的大佬们,尤其是曾国藩,他的想法并不是如此简单,他既要完成江山保卫之重任,也要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如何二者兼得才是曾国藩之所虑。

清军与太平军交战_图

当时曾国藩的处境也是相当艰难,在徽州失守,祁门败北之后,太平军士气高涨。在敌人势头劲猛之时,抽调主力军北上,这无疑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如果不派鲍超北上,曾国藩属于抗旨不遵,至皇帝之安危于不顾,这是要杀头的罪过。此时,曾国藩真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大多数幕僚都建议曾国藩遵从旨意派兵北上,理由很简单:按照朝廷旨意办事儿,即使因此导致湘军被太平军打败也有说辞,至少不至于杀头;倘若不出兵北上,即便是湘军战胜太平军,最后也免不了被人弹劾,被治重罪是在所难免。换句话说,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丢车保帅明哲保身的办法,根本无法完成领导曾国藩二者兼得之初衷。

但是,有一人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此时不必派兵北上,原因是外国人要的不是大清王朝的江山,更没打算要皇帝的命,他们要的只是利益。此时恭亲王奕訢已经留守京城与洋人谈判,相信不久就会有和谈的消息,即使立即派兵北上,很可能还没到热河,就会被命令原路返回,如此这只会是浪费时间和贻误战机,到时候不但北上护驾无功,而且湘军极可能兵败如山倒,倘若果真如此,曾国藩作为主帅怎能脱得干系。同时他还强调,太平天国才是大清王朝的真正威胁,剿灭太平天国才是大清当下首要之重任,提出这一想法的正是李鸿章。

太平军发迹于两广,故亦称“粤匪”_图

依照李鸿章之建议,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抗旨不遵,这个事儿李鸿章也为自己老师曾国藩想好办法了。他建议曾国藩以鲍超北上护驾不是最佳人选,事关紧要,请求自己领兵北上护驾为由,拟折呈报皇帝批准,如此请旨往复需近一月时日,到时候北京谈判早已有了结果,北上护驾也就不了了之。如此一来,曾国藩既能够免除抗旨不遵之罪过,又能够保存实力专注于太平军之战事。

在职场打拼的朋友们,李鸿章真的是有太多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了,我们在给领导提出建议时是否真正了解领导之渴求?另外,是否在提出见解的同时也提供了解决领导顾虑的良策?为什么曾国藩那么多门生,而李鸿章之成就能甩出其他人好几条街?从上文之中,相信朋友们可以品评出一二,关于李鸿章的成功我们后续会讲到,此处不再赘述。

李鸿章的建议才说到了曾国藩的心坎上,最后他力排众议,决定采纳李鸿章的建议。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即和硕恭亲王_图

北京方面主持与洋人和谈的是咸丰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奕訢,为了尽快和解,清政府只能通过与洋人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以巨大赔款和割让大片土地之代价,换来了与洋人这“难能可贵”的和平。

外国人也算是讲信用,拿了钱就走人,外国军队如期撤出京城,大清王朝的政权算是暂时保住了。只是,可怜的咸丰皇帝再也没能活着重回金銮殿。圆明园被火烧,并且割了地赔了款,如此巨大的屈辱彻底击垮了咸丰皇帝的心理防线,年轻而要强的皇帝在委曲求全的痛苦和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愧疚中,被折磨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一年之后在热河行宫驾崩,年仅30周岁,这都是后来的事情。

李鸿章之所料果然没错,曾国藩请旨北上护驾的折子还在路上的时候,北京的洋人危机便已经解决,朝廷也明确指示北上护驾计划取消,如此便可以专心攻打太平天国才,所以曾国藩得问题也迎刃而解。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_图

其实,在大清、太平天国和外国联军这三者之间,对于统治阶级来说,主要矛盾是大清和太平天国之间,外国联军只能是个“第三方”。虽然外国联军实力强大,但是他们之间也是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因此他们不可能取代清朝的统治地位。不过不容忽视的是,虽然这第三方不能取代清朝,但是他们却有改变大清统治阶级的能力,而这一点才更为关键。只有像李鸿章这样的聪明人就能够提前洞察出这一切,奕訢和咸丰皇帝等统治者们,最多也就能算得上后知后觉之人。

其实,太平天国之所以会失败,就是缺少像李鸿章这样的治世能臣。说白了,人才才是决定这场较量结果之关键。

至此,对于大清来说,这攘外与安内之间,不在是选择题。而清政府的对策更加“巧妙”,由攘外安内变成了“安外壤内”,多事之秋的大清又因此多走了几年。

文:王金百

参考文献:《清史稿》

文字由历史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