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刀上的环究竟有何用处?为什么正规军和正史中鲜有它的记录?

编者按:大家可能在影视作品或游戏中经常看到刀背上镶嵌着着很多铁环的大环刀,在古典小说和评书中也有不少使用大环刀的人物。最著名的就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的《白眉大侠》中的主角——徐良。他用的就是一把金丝大环刀。在现实中确实也有不少大环刀的存世实物。大环刀因为造型奇特,很容易让人留下印象,于是大家纷纷产生一个疑问:大环刀的刀背上镶嵌的环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功能吗?是过去的人画蛇添足?还是有实际用途?

大环刀这种兵器并不见于古籍记载,并非军队制式武器,只是民间所使用的民造武器。大环刀到底最早出现于什么朝代已经无法详细考证了,但仅从存世实物来看,只有最早到清代的实物。明代小说笔记中也没有见到大环刀的记载,可以推断应该是出现于清代的民造刀型。

一般常见的大环刀的刀背有七个环称为七环刀,刀背有九个环称为九环刀,不过一般来说大环刀刀背上的环数量并不固定,也有六环甚至只有二环的。关于大环刀上的环的功能,在网上有着很多猜测,也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加上环有声音,这样以示光明正大,从不偷袭。但实际上利刃砍到,不死既残,根本无法用来比武,民间械斗的话,是不是光明正大根本不重要,加装铁环增加了无谓的重量导致挥刀更慢。同时大刀无法插进刀鞘中,携带也不很方便,就为了以示光明正大实在是不太可能。

还有种说法是环可以让劈砍不至于过深,免得不好拔出来。他们认为,大环刀这种比较宽重的刀大力劈砍下去,如果整个砍进敌人身体会比较难拔出来的;在古代,伤口无需特别深就完全可以致死;有环的话,就可以使多余的力量变成刀环,击打对手的身体,把对手的身体往后推,甚至可以在砍进去以后,把对手弹出去就把出刀了;如果刀嵌进骨头里,光拿柄不好拔,可以用手指勾住刀背上的环把刀刃拔出来。

以上这些,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没有练过实战刀法的人的脑补罢了。真正刀法中都不存在像剁肉一样完全剁下去这种动作。刀刃有弧度,砍下去只要顺势往下一拖,刀刃就会顺着弧度直接划出来。不但能收回刀,还能造成更大的伤口。而往后一拖,收回刀时,刀尖正好向前还能再接一招突刺。所以根本不需要装环来防止刀砍得太深。

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当刀竖起时,刀背上的铁环下垂,这样刀的重心就会向手的方向偏移,刀的重心靠后比较方便控制刀。在劈砍时,刀背上的铁环会随着惯性的作用而向前甩出,这样刀的重心会向着刀头的方向产生偏移,可以增加劈砍杀伤力。但这同样也只是没有练过实战刀法的人的揣测罢了。

只要有兵器格斗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于利刃来说,根本无需增加威力,人体相对与刀剑相当脆弱,其实无须太大力气,只要砍中非死即残。尤其是大环刀这种宽刃大砍刀,自身攻击力已经无需增强了,反而是应该增加出手速度让对方难以格挡到或是闪开,即应该增加的是命中能力。毕竟力量再大的一刀,砍不到人都是毫无意义的。同时,如果力量太大一刀砍空,难以及时收回刀,就等于自身要害全部暴露在对方面前,破绽实在太大。不说刀背上的环只能增加几厘米的重心改变,起不到什么作用,单说会导致出刀以后一旦砍空,难收回就已经是得不偿失了。

其实要想知道大环刀上的铁环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还得看历史上的实物,连真正的大环刀都没见过的人,单靠自己揣测肯定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上图为清代的存世大环刀,我们看一下细节就明白了。

可以清晰地看到,刀虽然有锈蚀,但是品相完好,刀刃很平直,刀根本就是没有开刃的,并非刃已经锈没。实际上,存世的大环刀很多都是这样没有开刃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增加威力什么。其实,大环刀根本就不是实战武器,是拿来练功所以及表演所用,练功时可以通过环抖动的声音来判断自己发力正不正;拿来表演,有铁环哗啦直响也更有利于吸引观众。毕竟古代通讯基本靠吼,大刀哗啦一响观众就会循声赶来观看。

所以,大环刀一直都只是存在于评书小说等艺术作品中的武林高手手中。传统武术中各门派有史可查的能打的武林先辈们,却没有听说哪个用的是大环刀。这也可以侧面证明大环刀并非实战用刀。只不过这种花哨的武器如同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这些仪仗器一样,只是看起来比较帅气,所以才被小说家和说书艺人们用在艺术作品里而已。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