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丹?布朗(Dan Brown)在写它的小说《数字城堡》时,虚构了这样的情节: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为了破译恐怖组织的密码以挫败其阴谋,斥巨资建造了一台可以破解一切密码的机器。
你可能觉得,这是虚构的,怎么能当真呢。这确实是虚构的,人类现在也没有能力建造这样一台机器,但是你觉得你设置的密码就能高枕无忧吗?
20 多年来,现代人已经掌握了“数字城堡”——密码的构造方法,但殊不知,这些由数字字母构成的密码很多时候在黑客眼里就是小菜一叠。
密码关乎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在这个移动支付盛行的年代,没有一个安全密码做保障是万万不行的。
那该怎么办?别忘了我们还有大脑高速转动的科学家们。近年,他们在研究化学密码学。简单解释就是根据物质原子结构合成特定分子,作为高度安全的密码。
之前,一些重要情报或大使馆机密要放进加密防弹公文包秘密运输,但是还是能有间谍破解密码窃走机密。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科学家们研究的这个化学密码是这样操作的,把机密信息吸收进餐巾纸里,作为小分子进行保护,是不是很像科幻大片。
这下想要窃取机密就很难了,除非获取其物理分子键,并了解分子结构。德国科学家在研发时,合成了特殊的化学物质,里面包含很多分子键信息,一经扫描,这些分子键就会起到数字密码的作用。
研究人员拥有一个包含500,000个分子键的库,其结构多样,形成的密码也复杂多样,除非本就知道密码,要么几乎无解。
解码时,必须由微生物学家研发与设置该化学密码相同的新的化学设备进行扫描才可解码。对于不熟悉实验过程的人来说,这个过程相当难。
此后,如果这个手段得以普及,运用将很广泛,小到保护你家 WiFi 不被邻居盗取,大到国家机密,它都会是得力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