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产生了物理学,原子和分子互动产生了化学,分子结合成有机体产生了生物学。
人是一种生物,似乎也遵循上述从无(无机物)到有(有机体)的理论。
生命的终结,无论是火化也好,土埋也好,再或者某个倒霉的家伙被野兽吃掉,最终被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也好(手动偷笑),再次成为广义空间的一部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哪里来,又重新到哪里去,死亡似乎并无不妥,只要生命终结的过程不要太痛苦就好,毕竟个人精神再强大,还是要受到肉体病痛的制约。
从某种逻辑上讲,增加人类的时间尺度上的寿命,比如延长人类的寿命到120岁,似乎只是片面的对人类好,假设仅仅是复制30岁这一年,然后粘贴了90次呢?
假设人类真的活到了120岁,多出来的寿命也绝不仅仅全部贡献给身体感官之乐,如性(插一句:现代媒体是一个强大的洗脑工具,它告诉女人怎样做才最有魅力,穿什么衣服,喷什么香水,然后告诉男人去追求这样的女人),或权利。
我更乐意用那些寿命去作为世界的观察者存在,研究历史,阅读经典。几千年前的人类在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方面的需求与今天相比,在本质上并无大的不同,你的某个灵光一闪,或许早有古人先你1000年想到过,而且考虑的更为周全。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古人先贤,现代大神,著作等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都是闪着光的宝贝数据(我更喜欢称之为饕餮大餐),在互联网【一切都是算法,一切都是数据】的言论下,这些珍品更应被重视,这些书籍文献,是作者们一辈子的研究结晶,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所得,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用线条,形状,文字,符号等描绘这个世界。
我们借由无数个他们的视频,演讲,书籍,等【数据留存】,从数据海洋中拾起一枚枚贝壳,拼凑出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
大到宇宙起源,黑洞湮灭,小到小说中男女主角的情感代入,有时候,读了一本好书(好的纪录片,照片也是如此,但大多数数据都是以文字形式留存的),就能让人感觉多活了一辈子。
讲到这里,该亮明观点了,与其增加时间尺度上的生命,不如主动延长认知生命,做一个世界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关于如何做到,这又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了,举个例子,仅做抛砖引玉用
观察这个世界,最好从追踪自己的情绪喜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