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前的今天,朱德的莫逆之交、红色公主的父亲孙炳文英勇就义

91年前的今天,朱德的莫逆之交、红色公主的父亲孙炳文英勇就义

【被开除的大学生】

1885年,孙炳文生于四川省南溪县。1893年(8岁),到县城读私塾。不久,父亲去世,家人分居,孙炳文由在县城经商的八哥资助,去叙府(即今宜宾)读书。

1908年(23岁),孙炳文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堂学习。他经常阅读《民报》,逐步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加入了同盟会。

1910年,因在作文试卷中抨击学校是“叶公好龙”、“尸位素餐”,孙炳文竟被学校开除。次年,辛亥革命爆发,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新任校长严复听亲自调阅了他的试卷,认为他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值得赞扬,应该恢复学籍。

【朱德的莫逆之交】

1913年,改组同盟会的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到处张榜捉人,孙炳文只得偕妻儿回到家乡四川。1917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滇军将领朱德。朱德对德才双全的孙炳文很是敬佩,特请孙炳文任旅部参谋。从此,孙炳文与朱德两人朝夕相处,成为莫逆之交。

两人反复讨论国内政治形势,最后决定离开滇军,去马克思故乡德国寻找革命道路。到达德国后,37岁的孙炳文和36岁的朱德,经小自己十余岁的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8年,孙炳文(右)和朱德(左)在泸州)

【回国参加革命】

1925年,“五卅”运动后,孙炳文于8月离开德国,转道莫斯科回到中国。不久,他接受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等人电邀,到广州任职。孙炳文就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上校秘书兼广东大学教授,讲授政治经济学。

1926年6月,孙炳文调任总政治部秘书长,与周恩来、郭沫若、邓演达等人交往密切。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1926年12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北迁武汉,广州设政治分会,孙炳文任总政治部后方留守主任。

他应邀出席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召开的特别党员大会,在演讲中指出:“在国民党内左派是革命的,右派是反革命的。”他提出打倒一切反革命派是革命党人的任务。

(朱德和孙炳文(左))

【被旧识出卖惨遭杀害】

1927年4月,孙炳文应邓演达邀请前往武汉,由于粤汉铁路不畅,孙炳文决定改由香港,乘船经上海,顺长江去武汉。在法国轮船上,他遇到了一个叫褚民谊的旧识,没想到此人竟借法轮电台,向蒋介石告了密。

4月16日,法轮一到上海,孙炳文就被法国巡捕带走,并被引渡到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敌人对孙炳文诱以高官厚禄,遭到严正拒绝。4月20日凌晨,孙炳文被秘密杀害了。

孙炳文殉难后,《民国日报》以醒目的标题登载《孙炳文同志在沪遇害》的消息,强烈谴责和揭露蒋介石。曾与孙炳文患难与共的朱德,惊闻噩耗,失声痛哭。郭沫若作了《怀亡友》一诗以示悼念。

(四川南溪的孙炳文(左)与朱德(右)塑像)

【“红色公主”孙维世】

孙炳文牺牲后,周恩来和邓颖超认了其女儿孙维世为干女儿。

孙维世从苏联学习戏剧回来后,成为新中国戏剧奠基人、新中国三大导演之一,有“红色公主”之称。代表作品有《保尔·柯察金》、《钦差大臣》、《万尼亚舅舅》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迫害致死,年仅47岁。

(1945年7月,在莫斯科孙维世(中)与林伯渠的两个女儿合影)

有一次聊天,邓颖超对周恩来侄女周秉德说:“我和你伯伯只有三个干女儿,而她们的命运都是非常苦的。一个是叶挺将军的女儿叶扬眉,与父母一起搭乘那架后来坠毁的飞机,很小的年纪就去世了,另外一个是他在南开时的同学谌小岑的女儿,在延安因为窑洞坍塌而被砸死。”还有一个就是孙维世,她有幸活到解放后,但是在文革中却不明不白的被迫害致死。”

(孙维世与周恩来、邓颖超合影)

(本文是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篇作品,是营员“一一”的第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