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东大地上两伊战争的战火已经燃烧六年之久,双方在战线僵持不定,刚刚经历完革命的伊朗人急切想从这泥潭中摆脱。同年11月25日,伊朗军首领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发动了卡尔巴拉4号作战。
拉夫桑贾尼为了此次战役集结了包括“内贾夫”军在内的四个军在巴士拉防线驻守,一共6个革命卫队和巴斯基步兵师,一个第23突击师,另外包括一个炮兵师在内总计约60000人参加战斗。反观伊拉克军,在经历82年的第一次巴士拉战役后,伊拉克人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他们在阿拉伯河沿岸的城市修筑了大量的静态防御工事。伊拉克修筑了五个防御带,这些防御带主要由阿拉伯河上一些河流以及鱼湖组成,加姆西河上的水坝以及沿岸的混凝土建筑成了这些防御带的主要核心。此外,在鱼湖下还藏有大量地雷、铁丝网、传感器等防御设施。在这些防御带后面,还驻守着一些炮兵部队,这些部队除了能发射常规炮弹以外还能发射毒气炮弹。然而驻守在阿拉伯河南岸的部队仅仅只有第1、14、15步兵师。伊拉克人为了弥补这一方向的空缺,特调驻守在巴士拉的第三军团和驻守在法奥半岛的第7军团负责支援该地区。
▲伊朗军卡尔巴拉四号作战计划
12月25日夜,侯赛因·哈拉齐少将下令“先知穆罕穆德”巴斯基民兵部队穿过霍拉姆沙赫尔的阿拉伯河,在乌姆拉萨斯岛以及乌里姆岛、塔维拉岛和法阿兹岛登陆。登陆后的民兵部队由于被伊拉克探照灯发现,整个部队都暴露在伊拉克机枪手的枪口下,在经过几十分钟的交火后,整支部队全员牺牲。
第二天早上,总计2000名巴斯基和革命卫队的士兵乘坐着小船和摩托艇在黎明的掩护下穿过阿拉伯河南部。等当他们登陆时却没有任何炮火支援,部队一直被敌人压制止步不前,哈拉齐在意识到战局不定后又派出了部队进行增援。超过36小时,三万名巴斯基战士成功夺下了对岸的乌里姆岛桥头堡,紧接着革命卫队的蛙人部队又接连占领了几座不设防岛屿。此时伊军才真正反应过来,伊拉克最高指挥部立即作出反应,下令空军轰炸在阿拉伯河上的浮桥,并责令此前驻守在法奥半岛上由马沙尔·阿卜杜勒·拉希德将军的第七军团,夺回此前丢失的领土。
▲开始向阿拉伯河南岸推进的伊朗军坦克
由于伊拉克在撤离时对通往巴士拉南部的道路进行了破坏,并且在伊朗军队途径之处都加固了防守,加之伊朗军的火炮师都集中在阿拉伯河对岸并没有协同部队快速渡河,所以伊朗军队并没有立刻扩大战果。在接连三天的进攻中,伊朗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损失了一万两千多名士兵,而伊拉克仅仅损失了其六分之一不到的兵力,迫使其未能抵达巴士拉并逐渐向后撤退。12月25日,伊拉克军反攻部队指挥拉希德将军下令,第七军团第六装甲师以及其他部队开始清扫阿拉伯河东岸的残余伊朗军。在成功收复阿拉伯河旁的桥头堡以及乌姆拉斯岛和其他几个岛屿后,拉希德将军宣布于12月27日宣布收复了此前丢失的阿拉伯河对岸的伊拉克领土。
▲卡尔巴拉4号作战经过
这场战役伊朗人伤亡和损失12000人左右,伊拉克军则损失了2000人左右。这一战萨达姆因为拉希德的成功并没有追究其多次越权指挥,而拉希德本人却将此战称为“伟大的一天之战”。而另一方面在德黑兰,民众对于拉夫桑贾尼的批评声不断,霍梅尼出于其他方面考虑原本想免去拉夫桑贾尼的伊朗军总指挥职务,可是因身体不适决定继续让他担任该职。而他本人在侥幸逃过一劫后尽他又尽全力为卡尔巴拉5号作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