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到这个题目后一定会很纳闷,医生不是经常说,定期体检对早期诊断各种疾病十分重要,怎么反而会延误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呢?
这里我先举个实际例子,您就很容易理解了。
临床实例
林女士今年76岁了,平时看起来身体很好,饮食和睡眠也正常。
最近1周,她发现自己双下肢水肿,便到我院就诊,尿常规检查发现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只有21g/L(正常值35~45 g/L),血肌酐189 μmol/L(正常值小于84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只有31ml/min(提示她肾功能只有正常人三分之一)。林女士吓了一跳,她告诉医生,自己三个月前刚体检过,没听说过自己有肾脏病。
次日,她把近几年所做的几本厚厚的体检报告都带来了,医生发现,早在一年前林女士就有“++”蛋白尿了,而且血肌酐也偏高了(当时血肌酐112 μmol/L),说明她很早就有了肾脏病,而林女士却浑然不知。
临床上,像林女士这样,虽然定期体检但肾脏病仍然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屡见不鲜,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
慢性肾脏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也就是说,每10个成人当中,至少有一个人有慢性肾脏病,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更是高达30%。
但是慢性肾脏病即使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多数人也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便想当然自己肯定没有肾脏病,便放松了这方面的检查,或者即使做了检查,也不注意跟踪化验报告。
- 2 -
尿常规是早期诊断肾脏病的最重要检查,但迄今仍有很多单位的定期体
检项目中不包括尿液常规。
影响尿常规等尿液检查结果的因素很多,是否严格按照要求留尿液对检查结果有很大影响,不少体检者已经有了肾脏或尿路疾病,但是由于未能按要求(或是医生没有说明要求)留尿,导致尿液检查结果貌似正常,反而造成医生误判。
例如,蛋白尿或血尿较轻者(并不意味着肾脏病也较轻),如果留尿前饮水较多导致尿液明显稀释,则尿液常规结果可以“正常”。有些类型的肾脏病,并非每次尿液检查都能发现异常,所以定期随访十分必要。
- 3 -
并不是所有的肾脏病,都可以通过尿常规就可以诊断出来。有的肾脏病即使到了很严重的地步,但是尿常规仍然是正常的。
所以,仅仅查尿常规是不够的,至少还应该查尿液微量白蛋白尿。
尿液微量白蛋白尿检查是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和代谢综合征肾损害等肾脏疾病的关键指标之一,但几乎所有的单位在体检时都不检查该项目,而等到尿液常规出现蛋白尿时,疾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 4 -
对肾功能的判断失误,是体检中经常碰到的严重问题,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目前,各医院或者体检中心都是通过测定血肌酐来了解肾功能是否正常,但实际上血肌酐不能敏感和准确地反映肾功能,当肾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一半时,血清肌酐仅才轻度升高,甚至仍在正常范围内。
对于老年人或者女性,即使血肌酐在正常范围之内,也不能排除其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的可能性。
此外,不同单位测定血肌酐的方法不同,不同单位血肌酐的正常值相差很大,导致病人产生混淆。
- 5 -
肾脏专科是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隔行如隔山,很多体检中心没有配备肾脏专科医生审阅与肾脏疾病有关的检查。
他们对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结果不能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或认为检查结果基本接近正常,就未提醒患者引起其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延误诊断。
这也是导致虽然体检了但是没有能及时发现肾脏病的很常见原因,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对肾功能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 6 -
一些体检单位,发现尿检或肾功能检查异常时不及时通知受检者,或者仅仅将建议打印在体检报告中而不对受检者做口头交代,这也是造成延误诊断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有的人做好体检后,不去追问检查结果,或者认为有了异常医生肯定会打电话告诉自己,医生没有告诉自己,说明没有什么问题,这种想法都是比较危险的。
因此,我们建议您在每次体检后,一定要亲自看到检查结果,一定要将体检报告拿给肾脏专科医生看看,这样才能避免林女士那样做了体检,但是肾脏病仍然得不到及时诊治的不幸情况发生。
作者简介:
肖婧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卫计委“医苑新星”特聘讲师。熟悉各种急慢性肾脏病的诊治,在老年人肾脏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所致肾损害、肾脏病患者合理用药和肾病营养等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科研基金资助,主要研究方向为尿酸性肾病的发生机理,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著数十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5部。曾获得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学青年学者提名奖、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和申康团委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等光荣称号。